第三十六章 滿載而歸 左軍設伏
李茂見毛輝的難過的樣子有些不忍,問:“你看你,我不就是來晚了一點兒嗎?至於這樣嗎?”
毛輝抹了一把淚說:“你走的時候,跟人家定的連錫每月要一百石,連錫礦石三百石,黑色顏料(錳礦石)更多,每月要八百石。可是你走以後,人家再送來貨物卻發不走,因為長江被封鎖了,沒人敢走。我只好把東西卸到碼頭上,可是我不能不給人家付銀子啊。再下個月的時候,你留給我的那點兒銀子就不夠了,後來我把我自己的所有銀子都墊出去也不夠了,我就不讓人再送了,讓他們等著我的信兒再送。人家也是僱了很多人,一下子停不下來。可是我實在沒銀子了,能借的都借了。你來之前,碼頭上又來催要貨物堆放的銀子。我實在是沒辦法了,我這個鋪子往外兌也沒人要,現在生意都不好做誰要鋪子幹啥?逼得我沒辦法,我就得想死的這條路了。”
李茂知道讓毛輝這樣的小生意人,支撐這樣大的事情,實在是難為他了,說:“哎呀,毛掌櫃的實在是對不起啊,我在揚州沒等到你的貨物,就知道你是運不出去。可是上次我們回去的時候,也是和左良玉的水軍打了一仗才回去。沒有戰船護著我們也不敢貿然前來。這回好了,我們窯崗的兩艘戰船就留在長江上,我們啥時候運貨都可以了。你放心,這次我們絕對不會讓吃虧,就憑你能堅持到現在,我們就要好好的謝謝你。”
毛輝剛接下這個活的時候,覺得自己做了一點好事兒,幫了人家一下,結果有了好報,人家把這麼好的一個差事兒給了自己,沒想到差一點兒沒把自己困死。如果他挺不住自己跑了,就會坑了不少人。可是毛輝終究是個心地的善良的人,他一直忍著,弄得傾家蕩產也堅持著。這回毛輝又一次相信了,好心必有好報。當然李茂會好好的謝謝他。
李茂首先拿出銀子讓毛輝去給那些債主送銀子。這回毛輝是長出一口氣,挺著腰桿兒,去挨家送銀子的。那些人在毛輝倒黴的時候,都笑他被人家騙了,還死不認賬,這次毛輝就要給他們看看,老子沒看錯人,沒被人家騙。
李茂還給了毛輝的一個特權,那就是這次帶來的商品,毛輝說給誰家就給誰家。
這下子可是不得了了。上次就在長沙碼頭上,紅了眼睛的客商們差一點動手打起來。那次過後,拿到了貨物的商家都掙了大把的銀子。這次聽說窯崗的商船又到了,他們更是等不及了。當他們聽說分配貨物的權利就在毛輝手裡,那些給過毛輝白眼兒人這個後悔啊。可是當時誰能知道,就這樣的一個無名的小商人竟然能有如此大的本事,要是知道的話,當初怎麼也不會那樣的對人家啊。
李茂聽從了毛輝的建議,這次就不用去湘潭了。因為剩下的貨物在長沙就完全可以全部賣掉。不過看到碼頭上堆積的礦石和連錫等,李茂有些發愁了。因為還要在長沙進一些絲綢和茶葉,這樣的話這些東西一次就運不走,可是在這裡租船有沒有人敢去,因為他們害怕去了回不來。
後來穆義說:“不如這樣,我們買好絲綢和茶葉後,直接運到岳陽裝到那兩艘大船上。空下來的駁船再回來裝礦石。這裡的水深每艘駁船裝一千石貨物沒問題。至於運河裡通行不了,那就等到了鎮江卸下一些貨物,我們再僱船運到淮安或者直接運回淩水碼頭。”
李茂說:“對,我們這次儘量的多運回去一些礦石,可能要等我們打完李自成這一仗才能再來。應天府的絲綢和景德鎮的瓷器、茶葉、鎢礦石也要裝到大船上了。”
為了把船都裝滿,李茂讓毛輝又聯絡供錳礦石的礦主,讓他又送來了一些礦石,告訴他送到馬上就給銀子。那礦主高興壞了。現在生意都不好,又來了用石頭就換銀子的生意,就象天上掉餡餅一樣,能不高興嗎?
這樣李茂他們的船上這次一共裝了連錫(銻)一千石,銻礦石三千石,鎢礦石多一些,六千八百石。每艘駁船裝了一千石貨物,那兩艘平底蒸汽船上也各裝了四百石貨物。在長沙買的絲綢和茶葉早就送回了岳陽。
在長沙這段時間,李茂也沒忘了拜訪長沙的名流們,每天也都是一次次宴請。這樣即結交了很多朋友,更是為窯崗做了很好的宣傳。尤其是李茂手中的《窯崗週報》,那更是利器。不管喜歡不喜歡報紙中觀點的人,都願意要一份兒報紙。長沙本來就是一個文化氛圍很濃的地方,可以說文人雅士遍地。他們也都對在北方的窯崗充滿好奇,這次有機會兒和窯崗人充分接觸,自然要不停的問這問那,甚至有些人對窯崗人的做法,也提出了質疑。這些文人都是自視很高的,有人對窯崗的人人平等很不戰同。他們認為人本來就是分三六九等,沒有高低貴賤,他們接受不了。他們認為讀了很多書的人,怎麼會和那些不識字的苦力能一樣。
李茂也不想刺激大家,一次酒宴上,他問:“那些沒讀過書的人,天生就會比那些讀過書的人笨嘛?不是的。他們的區別是有些人生下來就在有錢人家裡,他們能讀得起書;而另一些人,出生在窮人家裡,他們讀不起書。這樣他們才分出來讀書人和不讀書人。其實他們天生的是沒有區別的。有區別也是人照成的。我們窯崗的孩子們,不管啥出身都要上學讀書。不但讀書,學校還管吃管穿。學生們每天的吃的都有雞蛋牛奶,葷素搭配,保證營養平衡。你們不知道,到了我們學校的孩子們,不但氣色好,而且個子明顯的比其他的孩子們高。”
李茂還把學校孩子們讀的書給他們看。好多的他們根本看不懂,看不懂他們就狡辯,說孩子們應該讀聖賢書,不該讀這些亂八七糟的東西。不過他們的底氣已經不是很足了。
有幾位老學究沒發言,看來他們是很受觸動。大家不說了,他們有人嘆氣說:“可惜我年齡大了。不然我一定要到窯崗去看看。”
李茂說:“沒關係,等我們把窯崗的事處理一下,不用多久我們就將蒸汽客船,發到長沙來。您就在船上睡大覺,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直接把您送到窯崗去。”
“就用你們停在碼頭上的船嗎?”
李茂說:“我們還有專門運送客人的客船,您看到的是貨船。我們已經開通從北邊張家口、殺虎口直達揚州的聯運。只要您買完票,您的吃住安全就全由我們負責。知道把客人送到目的地。”
經常是,李茂的一個話題就能引來無數個問題。這些長沙人,已經對遙遠的窯崗充滿了嚮往。這也就是李茂的目的。要不是言語不通的話,李茂還會介紹的更多。
穆義現在是越來越佩服李茂了,李茂告訴他,今後窯崗的事業要擴充套件不能僅僅的依靠武力,窯崗的其他方面的影響力也是很好的武器。將來收攏人心,靠的也是全方位的影響力。當然沒有武力做基礎,經濟做後盾,其他的方面也沒有用。
長沙對商品的消納能力的確驚人,李茂帶來的貨物沒用幾天時間就很快的銷售一空。要不是李茂特意留下一船的貨物留給毛輝銷售,也很快的都沒了。李茂告訴毛輝,這剩下的貨物就留給他慢慢的零售,只是用批發價和他結算,銷售所得的銀子就留在長沙交給他保管,後面送來的礦產等,也要照收不誤。估計明年開春船隊還會再來。到那時候會來更多的船,帶來更多的貨物,也會帶走更多的貨物和礦產。毛輝明白,這樣一船的貨物不是李茂留在這裡,就憑自己的小本兒買賣,是絕對進不起的。這些貨物零售出去的差價,是自己以往幾年也掙不到的。他自然心存感激,保證不會誤事,讓李茂儘管放心。
交代好長沙的事情,李茂和穆義就滿載而歸了。到了岳陽裝上從岳陽採買的貨物,就出洞庭湖進長江順流而下。這天下午,李茂他們的指揮船,就停靠在和宋濤約定的一個武昌碼頭上,讓碼頭上的通知宋濤。李茂他們船隊沒停,繼續順流而下。
不久,宋濤帶領著人趕著幾輛馬車來到碼頭上。李茂連忙迎下碼頭上。宋濤說:“我們東家這次讓我送過來十個箱子,您驗一下。”
李茂逐個開啟箱子一看,心裡大驚。雖然李茂不認識這些寶貝究竟是啥,可是他知道一定都是價值連城的寶貝。宋濤說:“我們東家說了,這些東西只有送到窯崗那樣的地方,才是他們最好的去處。都是不可多得寶貝。李掌櫃的路上一定要保管好。”
李茂說:“看來張東家這次真的啥的出手啊。”
李茂命令人將箱子抬到船上,放到底倉放好。
李茂臨上船的時候,宋濤說:“李掌櫃的,你們的那種白布,我一拿回去就不得了了,大家都說整個漢口三鎮,就沒有人能織出來這樣的好布,以後你們有多少,我們就會要多少。你可別忘了關照我啊?”
李茂說:“放心吧。下次再來爭取給你弄一船來。我們要去追趕船隊,就不多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