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根本不是歷史片,完全就是搞笑劇的吧。”
“戰爭跟武打場面不錯哦,很贊,很好。”
對吳導演的版本,幾乎都是在吐槽。
而且,搞笑。。。
三國的故事,當然不會一直都是那麼嚴肅的。
但很明顯的,大家這種吐槽不是這個意思。
鬼吾老師的那個版本呢?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三國演義呀!”
“大氣磅礴,角色鮮明!”
“特別喜歡曹操那種,即為了大義也完成自己慾望的作風。”
“諸葛孔明好帥呀!”
好吧,有些個評論是可以通用的。
看不管怎麼看,都是鬼吾老師跟瀧田導演的版本,更勝一籌。
或者乾脆可以簡單的歸納,鬼吾老師寫的這個臺詞,沒那麼亂七八糟的搞笑,而且有些劇情更加的簡潔順暢。
於是乎,沒多久。
文藝春秋出版社就出了一期特刊。
上面大書特書的是影迷們的評論,其中大量的篇幅都是吐槽吳大導的。
引發了很大關注。
此刊一出,許多人物也忍不住了。
“日本心中的曹操絕非是吳導演塑造的那般!”——北方謙三。
“歷史並非那麼的簡單。”——淺田次郎。
“鬼吾老師更勝一籌!”——宮城谷昌光。
他們三個不寫文章都不行,自然的,一時之間又引來許多人對這兩個版本的《赤壁(上)》做了許多比較。
吳大導那版,大家甚至心中已經有了定論。
若是想看無厘頭搞笑,那就是去看那版。
可若是想看正經的三國故事,就去看鬼吾老師的那個吧。
一時之間,上映吳大導版本的放映廳,小貓兩三隻。
而鬼吾老師跟瀧田等人的這個,則是一票難求。
等時間來到了年底。
《赤壁(上)》在日本竟然收穫了超過80億日元的票房。
要知道,這下部還沒上呢。
PS:第三更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