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可能不會讓人多活上多少時間。
但是,卻至少能讓人多一些力量。
呼~
走出了影院,河瀨直美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她似乎有了什麼決定。
掏出電話,撥通了號碼。
“是伊蓮娜嗎?”
“啊,河瀨,你好哇。”
“多年不見,我們聊聊吧。”
“好。”
……
戛納電影節有一個特別的單元,那就是影評人週。
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影評人週事實上是戛納電影節誕生的第一個主競賽單元之外的單元。
簡單而言,就是戛納電影節特別的重視影評人的態度。
而這些個影評人中,自然有專業的電影人,更多的卻是無冕之王,也就是記者。
在歐洲,記者就是有這樣的稱號,無冕之王。
他們寫的東西威力堪比刀槍。
不過,最近幾年的情況有些讓人看不透。
往往影評人比較看好的片子,卻往往拿不到獎。
比如《紫蝴蝶》這部片子是樓燁導演,章紫衣主演,之前很被看好,結果就空手而歸。
有趣的是,那屆的評委會里有姜汶,而姜汶之所以出現在評委會,是因為上一屆的時候,姜汶公開表示。
戛納的有些評委,評審電影,根本就如同太監看別人做那事兒。
於是乎,你來,你來當評委吧。
其實,後面也出現了這個情況,章紫衣就是上屆戛納的評委之一。
或者可以這麼看,若是上一屆沒有獲獎,那麼,之後就會給個評委會成員噹噹。
那麼,這次呢?
2007年的戛納電影節是第60屆,也就是這個電影節已經60週年了。
非常完滿了。
現在,從影評人的角度來說,誰最熱呢?
“《我在伊朗長大》!這個片子是佳作!”
“同意,這是一部非常特別的電影。”
“我看好《密陽》,這部韓國電影非常不錯。”
“沒人對《十二宮》感興趣嗎?”
“喂喂,這部美國片子的敘事也太平淡了吧,讓人看的是昏昏入睡。”
果然是無冕之王,一個個的口味非常刁鑽。
作為本屆評委會成員之一的張曼鈺,她已經把自己的生活重心放在歐洲了。
基本上處於息影狀態的她,已經對許多的事情看淡了。
本次成為評委,也是挺好的。
不過,這些影評人真的……有夠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