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管事接收到楊雨涵的示意,他就直接走上來,同楊雨涵點點頭,等楊雨涵下去後,他開口道
“這個問題,我們善堂,以及里正、村長他們都有考慮過,也給出了相應的措施。”
“那些剛成親的新媳,不管是外村嫁進來的,還是本村的,只要她們還沒有孩子,都可以去學堂報名,而那些已經生了孩子的,同樣可以去學堂報名,至於那些有了身孕,跟還在坐月子的,他們一樣可以報名。”
“只是有兩種是屬於特殊情況,那就是孕婦跟坐月子的,所以對於特殊情況,我們特殊對待,他們可以先報名,然後按照本身,可以在明年秋季招生,跟後年的秋季招生去唸書。”
“當然了,像這些成親的人,也必須家裡人同意才行。”
“還有就是,那些已經嫁到外村的姑娘,如果她們婆家願意,只要符合特招班年齡,一樣可以來上特招班。”
“不過我在這裡特意強調一點,凡是選擇了去唸書的,在上了特招班時,是不允許懷孕的,也不允許成親,所以大家要考慮清楚。”
“當然了,我們善堂、以及楊里正跟杜村長的意思,像在這種難得的機會下,家裡人最好支援,畢竟媳婦識字了,不但相公有面子,公公婆婆也體面,關鍵是,以後家裡的賬目,她也能清清楚楚的用筆記下來。”
“若是那些考上大學堂的,又選擇學醫,而且還是醫學系的,在大學堂畢業了,不止知道怎麼打理藥材,而且還能給家裡人開個頭腦發熱的方子。”
“要是考上了紫霞山門的醫女資格,那她就會成為紫霞山門女子醫館的坐堂醫女!”
“若是那些考上大學堂學醫學護理系的人,在大學堂畢業後,一樣會打理藥材,如果考上紫霞山門的護女資格,那她就會成為紫霞山門女子醫館的護女。”
“這些可都只有上特招班才能實現的事啊!”
因為楊雨涵還是未婚女子,所以這些話,在這男尊女卑的異世,由劉管事在這種大場合說比較合適。
聽到女子上了特招班會有這麼多好處,大家又開竊竊私語,之後又有人問。
“這家裡的年輕人全部去學堂唸書了,那我們家裡的活怎麼辦啊?”
大家秉著不吃虧的道理,當然願意送媳婦去唸書,畢竟自家可是每年要捐一兩銀子給善堂,這什麼都免費的,為什麼不去?
要是考上大學堂的話,那家裡種植藥材的事,可算是有真正懂行的人了。
只是家裡二十歲以下的人,都去唸書了,這家裡的活就沒人做了。
面對這個問題,劉管事不輕不淡道
“這個問題,我們也已經考慮過了,因為大夥兒家裡的田地多了,肯定是需要人幹活的。”
“所以除了特招一班外,特招二班跟三班,每天中午除了午膳兩刻鐘外,就沒有午休了,這樣他們就可以提前下學堂回家幫家裡幹活。”
“算起來的話,他們未時末就在家裡幹活了。”
“再說,要是特招三班的學子,考不上大學堂,也就只有明年跟後年的一年半而已。”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