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看事情並沒有發生,怕你不信,又怕王春花,反過來說我們死嘴爛舌,我們才沒有作聲的。”顏三香指著徐大紅,有些內疚的解釋。
她覺得她們夠不上“仗義執言”四個字。
“顏嬸子,你太客氣了。反正事情也沒發生,你們今天告訴我,也是一樣的。”蕭瓊枝安慰地看了她一眼。
“族長,我剛跟鄭大哥稱了下,這塊後腚肉,不多不少,剛好百斤,你看,要不要我現在就把它送你家裡去?”這時,周大勇突然抱著一塊很大的野豬肉,過來朗聲跟周遠冬商量。
周遠冬卻衝他擺擺手,說:“大勇,不用那麼麻煩,反正你記數快,大英雄割肉快,你家也有稱,就麻煩你們幫我一把,直接在這裡,把野豬肉和其它那些好東西,都分給大家吧。”
“這……”周大勇下意識把目光看向蕭瓊枝和鄭邦。
鄭邦沒有作聲,不過,卻把目光看向了蕭瓊枝。
不管誰,同時徵詢蕭瓊枝和他的意見時,他都會像這樣,把決定權交給蕭瓊枝。
蕭瓊枝已經習慣了,並沒有跟他客氣。
她笑著衝周大勇說:“二叔,你和舅舅,就按族長爺爺說的做吧!”
“好!”周大勇連忙轉頭答應周遠冬。
周遠冬放心了,立即安排人通知村裡各家各戶,過來分東西。
他還從懷裡拿出一個賬本,讓周大勇和鄭邦,根據賬本上的名單,現在就開始幫忙,先把東西分給在場看熱鬧的人。
同時,低聲提醒他們,族裡分東西,都是按人頭分的。
不過,族裡有個規矩,只要是因為保護國家、或者族裡任何人,不受欺凌,而不幸死去的人,以及為了族裡的利益,而不幸死去的人,都算是為正義而死的人。
這些人的父母和下一代,在六十年內,都可以多分一個人頭的田土、和一個人頭的財物。
像那些賬本上的名單後面,每一個“正”字,代表的是那個人家,有一個為正義而不幸死去的人。
相對應的,只要是在保護國家的戰爭中,做了逃兵,或者在族裡蒙難時,丟下族裡老人、小孩或者重要財物,自己逃跑的人,都算是背叛者。
這些人如果活著,會被沒收田土,趕出周家村;這些人如果死了,會被沒收田土,不被允許葬在周家村,包括他們的父母和下一代,在六十年內,除了分到名下應得的田土,不會再被分到任何族中財物。
像那些賬本上的名單後面,每一個“止”字,代表的是那個人家,有一個背叛者。
蕭瓊枝剛才,一直留意聽王春花跟劉五秀、顏三香、徐大紅的爭吵,並沒有注意到,鄭邦什麼時候,居然恰好砍了一百斤野豬肉。
她很好奇鄭邦接下來、給大家分野豬肉時,還能不能砍得恰好也夠重量,特意走到他們身邊,看熱鬧,倒是順便聽到、周遠冬給他們的提醒。
這令她一下子明白過來,為什麼最近兩次,村裡來強盜時,絕大多數村裡人,都能做到不出賣同族。
比如來光腚村強盜那次,除了碧籬朱,居然沒有任何人,出賣她、楚芸娘和其他族人。
而昨天,除了那個為了救自己孩子,供出城磚餅的女子,以及王春花,出賣自己,其他人,也沒出賣任何人。
尤其前天,周遠庚和他的兩個弟弟,居然能為了救楚芸娘和劉五秀,甘願犧牲自己的性命。
由此可見,周家村這族規,賞罰分明,正能量滿滿,蘊育出來的,往往是愛國愛族愛家的忠厚、正直人。
只是,奇怪的是,這樣的人中,怎麼就沒有聽說,有名臣、良將?
難道他們世世代代,都沒有培養出來會讀書的或者會打仗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