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物價上漲得厲害,蕭瓊枝花費近三十兩銀子,才只買到兩百斤糯米,一百斤土豆,一百二十斤紅薯。
她僱了一輛牛車,裝上它們,跟鄭邦一起回村。
途經沿街唯一的當鋪時,鄭邦突然讓牛車停下。
他獨自跳下車,神情凜然地作出一副橫眉冷目狀,進入當鋪,把他昨天從周有力他們錢袋裡,得到的玉墜子、銀鐲子、鎦金釵子、鎦金項圈、金瓜子等大大小小二十餘個物件,從懷裡掏出來,交到掌櫃手裡。
掌櫃細細看了看所有物件,很客氣地問:“這些東西,大俠打算當多少兩銀子?”
“四十兩。”鄭邦漠然地答。
“行。”掌櫃表現得很爽快,立刻拿出銀子。
估計是懷疑這些東西是鄭邦搶來的,不敢得罪他這種橫眉冷目、威壓懾人的“大俠”。
蕭瓊枝在牛車上,看得津津有味。
她上回從柳老婆婦身上,搜出來一塊玉佩、一對金耳環、一隻玉板指、一個玉墜子和幾粒金、銀瓜子。明明樣樣都比鄭邦當的這些值錢。
然而,據周大智後來說,他和族長把這些拿到這家當鋪裡,僅僅只當了四十三兩銀子而已。
可見,當鋪掌櫃根本就是看人論價的。
她打算以後萬一要當什麼東西,就讓鄭邦來,以便當個好價錢。
“枝兒,你把這些收起來,想怎麼花,就怎麼花,不用讓你娘知道。”鄭邦很快回到牛車上。
他把四十兩銀子,都交給了蕭瓊枝。
蕭瓊枝有些意外,連忙問:“舅舅,你是不是信不過我娘?”
“不是,我只是看不上她的掌家管錢能力。”鄭邦很認真地說。
說實話,楚芸娘掌家管錢,除了節約,沒有其它優點,對於明顯見過大世面的鄭邦來說,看不上她這方面的能力,很正常。
蕭瓊枝能理解他的感受,沒有追問。
牛車進入從鄉里回村的土路不久,就能隱約聽到,從村裡方向,遠遠傳來的陣陣喧嚷聲。
蕭瓊枝不由有些擔心地問鄭邦:“舅舅,我好象聽到村裡有很多人在大吼大鬧,你聽力好,能聽清那些人是什麼人,他們在吼什麼、鬧什麼嗎?”
鄭邦早在牛車進入鄉里回村的小道時,就聽到動靜了。
他蹙眉答:“那些人應該是來自周家村隔壁王家村、徐家村、劉家村的村民,有近千。他們進村是為了搶糧食,現在,很多周家村村民為了護糧食,跟他們打了起來。”
“照這麼說,一定是關於城磚餅的秘密,被人洩露了。否則,我們村村民們都把糧食做成了城磚餅,只要沒有人去動他們的城磚餅,他們完全可以躲在地道里不出來。”蕭瓊枝也忍不住蹙眉了。
“應該是這樣。”鄭邦點頭。
看來,之前讓族人發誓的作用有限。
不是所有人,都能忠誠於自己的誓言,對祖先、神明以及同族的人,充滿敬畏之心、愛護之心。
蕭瓊枝感到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