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果然如郭強說的那樣。
這天,林夕正在整理幫扶臺賬,接到村民電話,楊鐵林與另外一家人正在扯皮。
楊鐵林是留守老人,扯皮?
結束通話電話,林夕就讓郭強騎著電驢子向楊鐵林家走去。
剛到他二兒子家門口,就看見幾個村民正在圍觀。
楊鐵林家的那條讓林夕跳水坑的狗也被楊大山用扁擔打跑了。
還好來得及時,原來是楊鐵林和不遠處的楊大山在吵架。
在郭強的拆分下,兩人也就稍微平息了下來,然後開始相互指責……。
這不聽不要緊,一聽讓林夕都喘不過氣來,原來楊大山之前也寫了貧困戶申請,可到最後沒評上,楊大山感覺一定是楊鐵林在中間搗亂。
楊大山一家四口人,夫妻二人加一個老人最後加一個女兒,平時兩口子就在縣城打工,女兒有先天性殘疾。
“大山,貧困戶是大家評議的!”
楊大山:“放屁,你看看,楊鐵林幾個兒子,他們的爹還要政府養著,什麼東西,你們這些幫扶幹部也算瞎了眼,助長這些不孝子歪風邪氣。”
楊大山的話說到了點子上,養兒防老,楊鐵林最後卻成了兒子家的保安。
但,但又能怎麼辦呢?
足足鬧了兩個小時,直到村主任陳兵到場幾聲怒吼才停下來。
而林夕也聽明白了讓楊大山鬧起來的真正原因:
一是楊鐵林本來就有三個富有的兒子;其次是幫扶幹部林夕隔三差五就看望和個人慰問;三是楊鐵林有時候不低調。
相比楊大山家半年都沒人看一次,面對這樣的貧困戶當然就心裡就不平衡:“我不管,既然你們替他三個兒子盡孝,還吃低保,我也要當貧困戶。”
楊鐵林雖然老了,但眼睛一瞪大聲道:“那房子是我兒子的,我的房子在山溝裡,我戶口上只有我一個。”
“天下有這樣不要臉的……”
事情又開始失控,陳兵怒氣衝衝道:“好了,再鬧別怪老子不客氣!”
都怕,楊鐵林不敢說什麼了,楊大山也氣沖沖的向自家走去。
“哎,這都是之前貧困戶識別的時候埋下的根,動員大家不申請!”林夕感嘆道,彷彿又想到脫貧大會開完之後村幹部動員大家不申請貧困戶的事情。
陳兵:“屁話,根本問題還出在所謂的專家身上,不懂農村!”
確實,貧困戶,貧困戶,是按戶算,以楊鐵林這個戶來說,確實貧困。
回到村部之後,林夕聯絡了楊鐵林的大兒子,結果讓林夕意外。
楊鐵林大兒子知書達理,一系列軟話,由於自己在外面非常忙,對老人沒有盡到贍養義務很內疚,感謝村幹部對他爹的照顧,以後改正……。
掛了大的電話林夕又聯絡二的,二兒子更軟,自己現在租的房子,買的房子還沒交房,等交房了一定接父親過去耍,注意:是耍!
最後又聯絡了楊鐵林小兒子,小兒子說楊鐵林在城市生活過一個月,他感覺自己的父親還是生活在農村好,畢竟養老嘛,農村空氣好。
更重要父親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已經適應了那樣的環境。
而楊鐵林給林夕的解答是:兒子們在外也不容易,他在城市住不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