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市面上的蒸肉粉分為好幾個口味,有五香味兒的,香辣味兒的,還有麻辣味兒,基本上涵蓋了所有口味的人。
自己做的話,口味就比較隨意了。
張富貴拿來幾種香料讓徐拙辨認:“要想用香料,得先認香料,你給我說說,這些香料都是啥子名字,有啥子作用。”
徐拙平時做麻辣羊蹄時候,沒少跟香料打交道,看到張富貴拿的香料之後不假思索的就認了出來。
“花椒,氣味芳香,可除各種肉類的腥羶臭氣,能促進唾液分泌,增加食慾。”
“八角,味香甜,在日常調味中可直接使用,如燉、煮、醃、滷、泡等,也可加工成五香調味粉。”
“千里香,可去異味,增香辛。用於配製各種滷湯及供製滷牛肉、羊肉之用。”
“香葉,味芬芳,但略有苦味,用於醃漬或浸漬食品,也用於燉菜、填餡及魚等。”
“山奈,味辛、性溫,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理氣止痛的功效。”
“張伯伯,這些都是增加香味兒的香料,粉蒸肉已經夠香了,還需要再增香嗎?”
認完這些香料,徐拙問出了他心中的疑問。
按理說,做肉所用的香料,基本上都是去腥除羶的,只有做素食才會用到增香的香料,但是粉蒸肉居然家這麼多增香的料,讓徐拙有些驚訝。
張富貴笑笑:“除了增香,你剛剛還說了這些香料的另一種作用,那就是開胃。蒸肉粉中加這些香料也是為了開胃。”
“這也是為什麼粉蒸肉會出現在好多地方的年夜飯餐桌上的原因。畢竟大過年的,大魚大肉不停的吃,很容易讓人吃膩。”
“所以來一口粉蒸肉,在吃肉的同時還能開胃,讓很多人都很喜歡。”
徐拙沒想到還有這麼一說,也不知道這是張富貴自己的一家之言還是大家共同的認知,不過川渝人的年夜飯上,還真有粉蒸肉的身影。
而且貌似還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著名的傳統川菜“九大碗”,裡面就有一道是粉蒸肉,可見這道菜在川渝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辨認完香料的種類,張富貴開始給徐拙講解需要用到的比例。
“香料的比例沒有什麼嚴格的標準,但是也不能濫用,不然味道和口味方面不僅不會對肉有提升,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這些香料中,花椒可以適當多點,因為香料中,花椒屬於打底料,多少都可以。但是其他香料,就不能太多了。”
“比如香葉,太多的話菜品會發苦,而且這種香味兒太濃郁也有反胃的作用,所以加一兩片,起個點綴作用就行。”
“其他幾樣也是起個點綴作用就行,不能太多。”
“另外,為了增加口感,也可以配上幾個幹辣椒,這樣做出來的蒸肉粉有辣味兒,也能起到開胃的作用。”
介紹完畢之後,大米也差不多控幹了水分。
張富貴把炒鍋放在灶上,開始炒大米,這一步是做粉蒸肉最難的一步,一旦出錯,蒸肉粉就會變得不完美,甚至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