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萬燕,丁寒娜工作室的三位職員也來了。
即使唯一的設計師丁老闆受傷了,水晶飾物或家居擺件仍有生意可做。馮萊知道入貨的地址以及價格,因此,老闆受傷,不影響銷售組的正常營業。
當然,客人少些在所難免。
丁姑娘凡事都講究一個緣字,除了在網際網路上搞個工作網站,其餘的宣傳廣告一概沒有。她說酒香不怕巷子深,等機緣成熟,有緣人自會主動找上門。
但實際上,員工們知道她是因為窮,捨不得掏錢。工作室是丁老闆自己的,不用付租金,按時交物業費就好。
職工的工資是八千,工作室業績好的時候有獎金,否則只有底薪。
儘管工資不高,仍然招來隔壁公司不少羨慕妒忌酸的目光。甚至時不時有其他公司的人過來詢問,她們公司還招工不?
因為,在丁氏上班,幾乎一年到頭看不見老闆那張令人心悸的棺材臉。每天準時打卡,不遲到早退,不曠工,是胸無大志、只想混吃等死的人的好去處。
所以,除了馮萊,丁寒娜聘請的職員都是本地人,各自有地方住。不求大富大貴,但求公司買社保,每月有錢吃飯、逛街、看電影等就心滿意足了。
低欲.望的員工,在丁氏工作室才能幹得安穩長久。
人以群分,員工的需求不多,丁老闆的欲.望更低。從來不做廣告,低於十萬酬勞的工作她寧可去旅行也不接。
如此任性的經營方式,公司倒閉是遲早的事。
三位被動放養的職員為了保住公司,保住這份自由自在無壓力的工作,只好各施手段,每天在朋友圈裡刷屏,替公司做免費的宣傳。
甭說偷懶了,偶爾她們還主動加班,熱情地為客戶們介紹工作室的風水擺件,非常的自律和敬業。
包括前臺那位命硬,但口才不好的女生。
笨口拙舌的她,在沒有老闆盯梢、沒有業績需求的壓迫感之下,漸漸嘗試著開口推銷產品。
如今,客人多的時候,她也幫得上忙,性格明顯開朗了許多。其親屬十分開心,父母更時常做些好吃的點心拿到工作室請大家品嚐。
一來二去的,居然和陳家二老成了好朋友。
如今,四位老人每天相約公園跳廣場舞或者下棋,或一起喝茶,日子過得逍遙愜意。
得知老闆受傷,三人和丁老闆聯絡上後,提出暫時關店幾天前去探望。老闆同意了,權當是一年一度的旅遊福利,由公司承包她們的路費以及包食宿。
三人一聽,便知道老闆前陣子肯定賺大錢了,否則不可能這麼慷慨大方。不管怎樣,原本憂心忡忡的探病之旅,成了興高采烈的山裡鄉間七日遊。
來到雷公山,除了馮萊,另外兩位職員嘩嘩嘩的,滿眼驚豔,被山中景緻迷得合不擾嘴。
恰好,萬燕最受不了別人誇丁寒娜,時不時出言懟幾句。
一開始,馮萊和兩名同事基於自己是客人的身份,忍了。但人的忍耐力是有限的,在羅青羽到達之前,她們剛剛在前院吵了一場。
而丁家爺孫和外婆,還有解君寶一早躲到後山的涼亭裡閒聊,樂得清靜。
娜娜的外婆,羅青羽是第一次見。
那是一位面容瘦削的婦人,穿著苗族的日常服飾,衣物乾淨質樸。和仙風道骨的丁大爺相反,她除了服飾、語言不同之外,外貌和普通老人別無二致。
每每看到家中有客人來,微微抿嘴一笑,顯得格外慈祥親和。
外婆年紀大了,陪她來的是一名壯實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