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星雪與張晗出了閔縣現場大約有五十多里,就看到從府城方向走來一隊一千多人的隊伍,隊伍的軍容不甚整齊,有的全身盔甲,有的只是胸前掛了一個護心鏡,更有的甚至穿的是差役的服裝。
隊伍中有五個騎馬的長官,羅星雪上前亮出身份,五個人顧不得甲冑在身,趕忙就下馬對著羅星雪跪拜,並且還大聲呼叫著其餘兵士一起跪拜。
一會兒功夫,整個一千多人的隊伍就都跪倒在羅星雪腳下。
往日裡,羅星雪對這些繁瑣的禮節也不甚感冒。只是高貴的她剛剛在閔縣遭到了無視,眼下面對這些對她誠心敬畏的臣民,讓羅星雪心生喜悅。
這才是她們羅氏治下的好臣民。
得到了安慰,自己的尊貴得到滿足的羅星雪,立刻讓眾人平身。
這支隊伍帶隊的是知府張治業,羅星雪令他繼續帶隊行軍,並與他並肩趕路,互通訊息。
任何一個團體或勢力,人多了,總會有人因為自己的理念或是私利與他人的心念不同。
早在夜裡李會長張羅著把丁縣令等人的屍體擺在縣衙門前時,就有訊息靈通且腦瓜聰明的人士感覺到了大事不妙。
有人就親自或者是派遣下屬、僕人買通守城的差役出了城,連夜趕赴府城東江,上報知府大人,閔縣縣令被人謀害。
這明擺著是要造反的節湊,自己治下出現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知府張治業如果處理不好,他也不會有好果子吃。聽到訊息後,喜歡睡養生覺的張知府臉都來不及洗,大凌晨的就急忙召集手下官員商議對策。
或許是因為早,大家的大腦脈絡清晰,平日審一件因為‘你瞅啥’‘我瞅你咋地’引起的鬥毆案子都要小半年的眾父母官,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就定下了應對閔縣事件的方案。
首先當然是確定丁縣令是否真被謀害······
不然,今日他們這些人無論做了什麼,都是笑話。
大凌晨的張治業已經接見了三個來自閔縣不同家族的人士,都信誓旦旦的表示閔縣牡丹會的李會長欲行不軌之事,設宴謀殺了丁縣令一干人等。
丁縣令被謀害基本上可以確定。
於是這就好辦了······
沒有別的路,當下只有平叛與上報郡府。
張治業立刻召集來兩個傳令兵,一個八百里加急立即出發,一個半個時辰後出發。
東江府同知則是得到張治業的首肯,立刻就去召集人手。
通判李志則去籌備行軍的輜重、糧草。
官場無疑是另一種修行,此修行甚至比修真修行都兇險。修真看似兇險,整日裡為了一些修行資源刀光劍影,稍微不注意就會喋血戰場。
其實官場也是如此,一步踏的不實,邁的方向不對,立時就會身敗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