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的匈奴王子的金日磾,當即對漢武帝說道:“諾。”
應答一聲後。
金日磾便去找太史令司馬談去了。
到了夜晚,漢武帝於觀星臺上,等太史令司馬談夜觀天象結果。
至於這司馬談何許人也?
他乃是司馬遷之父,有著淵博的學問,號稱是“學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其才學,遠在他兒子司馬遷之上。
但為何沒有司馬遷出名?
因為司馬遷著作出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
可司馬遷著作《史記》的緣由,僅僅只是繼承他父親的遺願。
司馬談於《史記》的關係,就像高鶚於《紅樓夢》一樣。世人只知《紅樓夢》出於曹雪芹之手,卻不知後四十回為高鶚續上。
但與高鶚不同的是。
高鶚是續寫曹雪芹的《紅樓夢》,而司馬談是先著作《史記》,後由其子司馬遷完成。
此刻的司馬談,坐於觀星臺之上,仰望星空。
剎那間。
他忽然大喜道:“陛下,大吉之象,大吉之象啊。”
“您看!”
“五星分天之中,積於東方,中國利;積於西方,外國用者利。五星皆從辰星而聚於一舍,其舍之國可以法致天下。”
五星,乃是先秦所謂的太白、歲星、辰星、熒惑、鎮星。
不理解?
那就當成常說的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
而司馬談所說的話。
其實與後世口口相傳的一句話很相似,叫“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但這句話不完整。
完整的是!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討南羌,四夷服,單于降,與天無極!
把它用在漢武帝時期,並不合適,因為這是漢宣帝弄出來提升軍隊士氣的話術。
漢武帝時期,則是司馬談剛才說的那句話才對。
而且!
那句話也被司馬遷記錄在《史記》一書中。
所以出處是毫無疑問的。
至於“中國”一詞,也不是我們現在廣泛意義上的認知,而是指代為中原之國,即是說現在的漢朝!
此時。
聽司馬談大言吉兆,漢武帝當即也激動萬分。
雖然他看不懂天象,但聯想到今日那飛雷炮的威力,便相信司馬談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