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花道:“他依如是。”
徐璐道:“有何區別?”
觀花道:“世人所苦,即變為苦,亙心不亂,無常無怨。我依如是,自得自在。他依如是,嗔怨滿身。”
徐璐道:“小和尚,現在我是真的想打你了。”
觀花道:“為何?”
徐璐道:“你說的我一句都聽不明白。你不是說要講故事嗎,這算什麼故事。”
觀花道:“問僧之人也不解,問了如姑娘一樣的問題。僧曰:若有人向你臉上吐口水,你當如何?”
徐璐道:“你在問我?”
觀花道:“女菩薩如何作答?”
徐璐道:“雖然我知道這是唾面自乾的故事,但是你既然問我,有人往我臉上吐口水,那我還是會殺了他。”
觀花道:“是故佛門弟子,靜心忍性,無此嗔念。”
徐璐忽然嘆氣道:“小和尚,你渡不了我。”
觀花道:“但是,小和尚可以陪你。”
徐璐忽然對著小和尚鋥亮的光頭上啐了一口,便又咯咯笑起。
“小和尚,你學藝不精,我都渡不了,如何渡眾生。”
“眾生需渡己,所有執念與怨念,是因為他們無法放過自己。”
時光依舊,少女和小和尚,在這樣的一問一答中,漸漸長大。
觀花十六歲那年,忽然有了一個決定。
他要娶她。
如她所言,他渡不了世人,那麼,就用一生去渡她。
於是他來到師傅的禪房前,跪地整日。
聽著師傅在屋內頌唸經文,他亦不語。
直到暮日將落,禪房內的老和尚,才隔門開口喚道:“觀花。”
觀花道:“弟子在。”
老和尚道:“跪了多久了。”
觀花道:“卯時至此,七個時辰。”
老和尚道:“想明白了嗎?”
觀花道:“想明白了。”
老和尚卻道:“你不明白。”
觀花道:“弟子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