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蜀山七峰之首,名為霄峰。
霄峰的半山腰上,住著一個老人,和兩個孩子。
如常的某一天,稍大的孩子看著另一個靜坐修行的孩子,忽然向老人問道:“爺爺,劍道的極致是什麼。”
老人反問道:“你以為呢?”
孩子說道:“常聽其他幾峰的叔伯說,他們一生所求,是人劍合一。”
老人道:“人劍合一,足可稱之為劍道極致。”
孩子又問道:“大貴,算得上人劍合一了嗎?”
老人道:“他是天生的劍客,天生便是人劍合一。”
孩子道:“那他一天到晚的,還在練個啥啊?”
老人伸手虛握,被隨意丟棄在柴火堆旁的紅劍光元隨即飛入他的手中。
他問道:“你看,這把劍,是不是缺點什麼?”
孩子看著這柄絕世神兵,沉思良久,也看不出它缺了什麼。
這是世間最好的劍,在它出世之前,曾有把名劍號稱“劍氣縱橫三萬裡,一劍光寒十九洲”。可是當這把劍於世間展露鋒芒之後,那把名劍便無聲無息退隱江湖。
世人有言,縱有劍從天山來,一遇光元盡藏鋒。
如此好劍,一個孩子,如何看得出還缺點什麼。
孩子如實相告:“看不出來。”
老人呵呵一笑,道:“缺了一把劍鞘。”
孩子不解道:“我們蜀山人何曾用過劍鞘。叔叔伯伯都說山下之人所用劍鞘,都是因為無法控制這把雙刃的利器,才需要以鞘來躲避鋒芒,又可說是包藏禍心。”
老人道:“說的沒錯。世人用劍,需要劍鞘。我們蜀山人用劍,不屑用歸鞘。因為蜀山劍意,苦苦追尋的,不過就是人劍合一,人如其劍。可是人為劍後,何以藏鋒?”
孩子反問:“何必藏鋒?”
老人道:“人生在世,如魚在水,無可奈何。你若不藏,鋒芒畢露,過剛易折。”
孩子搖頭道:“不懂不懂。”
老人正要出口,孩子搶先道:“願你不懂。”
老人卻笑著搖頭道:“你要懂的。鞘不僅藏鋒,而且納鋒。劍在鞘中,才能保護它的鋒利。”
孩子道:“那光元劍為何無鞘。”
老人一指自己的鼻子:“我就是鞘。”
魯大貴念劍一世,未成劍鞘,所以他只到了人劍合一的地步,成為劍道第一。
而魯大富,在那一日仙人下凡,百鬼盡出之日,親眼見證六道劍神如何以身做鞘,守衛人間。
於是多年以後,魯大富終於也成為了一把劍鞘,藏鋒,而納鋒。
百年之後,長安夜雨。
曾經的蜀山劍派開山祖師,終於在那一場傾盆大雨中,消散於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