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道不打誑語,就事論事。”道士淡然說。
“道長真有仙術?上達天聽?”
“那是自然。”
常小芸冷笑著對眾人施禮,然後說:“小芸知道,自己不過女兒家,人言卑微。若是對此事論理,即使這道士百般不對,你們也不會信我。否則,熊王之說,漏洞百出,你們如何會信。”
眾人臉色青一陣紅一陣,他們本來就對熊王的說法將信將疑,但是動腦子的事從來不是他們擅長的。這些事讓村長決斷,他們只要幹力氣活就好了。
人總是趨利避害的,麻煩的事,誰都不願意去做。
熊王之說,要去說服眾人,太麻煩。
尤其是,當他們想到,別人家孩子都獻祭了,我家也應該獻祭。
尤其是,如今,不用他們獻祭了,不再需要他們付出。
即使真的是假的,在這個吃不飽飯的年代,他們也願意試試。
反正試了自己也沒損失。
村長掛不下臉面,熊王之說是他第一個認定的,連忙說道:“你一個婦道人家,這裡不是你該來的地方。”
常小芸冷哼一聲:“刀都砍刀我脖子上了,我還不該來?”
未等村長應答,她轉身繼續對道士說:“道長,敢問您上達天聽,祈問的是哪位大仙?”
“此事因熊王大仙而起,自然是熊王大仙。”
“為何我從未聽說有熊王大仙?”
“你一個婦道人家,見識淺薄,不知也是正常的。”
常小芸早知他會這麼說,問道:“那婦道人家就請問道長,這熊王大仙出自哪部道家典籍?是《封神錄》?《山海榜》?亦或是無上真君所著的《無上經》?”
這三本書是道家經典,現世道家的源頭。
道士一窒,熊王大仙是他隨口胡謅出來的,自然不會真的出自哪部仙典。即使真的有,他也未曾讀過。糊弄村民,招搖撞騙,何時需要這麼多文化了?
“熊王大仙,出自《熊王大典》。”道士臉不紅心不跳,繼續瞎扯。
常小芸噗嗤一笑:“《熊王大典》?出自何處?何年?何人之手?道長可借小女子一閱?”
“這……貧道少時遊歷天下,偶然得見,如今已不知何處。”
“那好,道長博覽群書,自然不會把這些隨身帶著。”
“正是如此。”
常小芸早就做好了完全準備,一步一步把道士引向自己鋪好的道路,繼續問道:“道長既然如此博學廣聞,小女子有一事請教。”
“但說無妨。”
“《天易十六經》中,樸卦逆生,出於南左,何解?”《天易十六經》是無上真君傳世之作,早年無上真君還是凡人,潛心研究天文地理,尋找人間固有的規律,摸索出了此道。而後便依賴此道修煉,最終成仙。仙書中所記載的,包含人間秩序規則,是一切卜卦之術的根本。常小芸出身書香世家,這樣的名作自然有專門的先生教導,修為可不是這野狐禪可比。
道士自然看過《天易十六經》,可是其中演算法詰屈聱牙晦澀難通,早早棄之如履,此刻竟然啞口無言,不知如何應對。
“這……卜卦算術,非貧道所長。貧道遊歷四方,圖的是濟世救人,而非以外力尋求富貴。”
“道長所修何道?”
“天人之道。”
“何謂天人之道。”
“溝通天地,上達天聽之道。”
常小芸笑得花枝亂顫,如春桃初綻,孔雀開屏,一眾鄉野村夫何時見過如此美貌,竟看的失神了。
“那道長解不出來,即可上天詢問一下您的熊王大仙,或者無上真君本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