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在講話的是幾名江湖閒散人和兩名鏢師,大抵都是走江湖的,碰在一起,便打聲招呼,互相攀談幾句,能分享一些資訊是最好的,分量不了找些樂子打發一些時間也是好的。
其餘人多數是在旁邊聽個熱鬧。
方才正在聊的,似乎是這條路上的妖鬼之事。
“那隻山妖整天出沒在那座橋上,叫人背它過橋,終於是遇到了狠人。”一個江湖人說道,“聽說上回西山派的好手來這邊做什麼,那傢伙長得比牛還要壯三分,西山派的刀劍在他手裡都像牙籤,那妖怪竟也敢出來,叫他背它過河。那位英雄一聽就知道這是妖邪,卻也不怕,愣是把它背起過了河,說是那妖怪中途變得有幾千斤重,他也沒有把它放下來,直背到沒有樹蔭的太陽底下,才抽出刀子一陣猛砍。”
眾人聽到那妖怪變得有幾千斤重,都睜圓了眼睛,聽到江湖豪傑竟藝高膽大至此,直將妖怪背過橋、抽刀相向時,又驚歎嚮往不已。
“那妖怪死了嗎?”
“聽說變回了原形,跑掉了。”那名江湖說道,“西山派的弟子雖然厲害,到了山林中,卻也不可能追得上山妖,只得讓它跑掉了。聽說整個刀子上全是綠血,洗乾淨之後,到了晚上月亮底下還發綠光。”
“真是妖怪啊……”
眾人一時聽得稱奇又害怕。
三花貓也一臉專注的聽。
“這幾年來,這條路上也越來越不太平了。”一名鏢師感嘆,“有個王善公守著都不行。”
“可不是嘛。”
“誒你們誰又聽說了牛村的事情?”
“牛村又出了什麼事情?”
“這可比那山妖嚇人多了。”
眾人聽這鏢師這麼一講,尤其鏢師語氣放得低,似乎自己也覺得膽寒,都覺得害怕,沒敢吭聲,卻又盯著鏢師,想要聽聽怎麼回事。
“說是牛村有戶人家,就住在官道邊上,平日裡也挺心善,但凡從他家門口路過的,誰口渴了去討點水,或者乾糧帶得不夠去換一點,他們家都會欣然應允,從不敷衍,你們誰記得?”
“是不是挨著官道有個豬圈那家?”
“對對對!就是那家!”
“我去他家討過水!是個好人家!當時正是桃子熟,還分了我一個桃子吃!”
“我也記得那戶人家……”
“他家還有個兒子,也挺機靈。”
“那戶人家怎麼了?”
就連坐在旁邊的道人也皺著眉頭回想了下,但是在記憶中並沒有這戶人家,只得放棄,轉而看向鏢師。
眾人也全都看向這名鏢師。
“也就前些天的事。說是有一天,有個姑娘到了他們家,模樣長得頗為俊俏,自稱住在靠近南畫縣的一個村裡,離那裡也就二十里遠。前段時間父母害了病,雙雙亡故,她一個人無依無靠,只得去投奔栩州的親戚,路過這裡,又渴又餓,於是來討口水喝,討點吃的,順便問一問去栩州該怎麼走。”鏢師說著頓了下,“那戶人家的主人見她生得俊俏,說話也像那麼回事,甚至像是讀過幾天書,起了心思,於是就以天晚為由讓她在家中留宿一夜,明早再走。到了晚上,婦人還將她帶到屋中,拿出鞋底給她繡,結果那姑娘接過針線,沒兩三下就將鞋底納好了,針腳又密又整齊,看得婦人大吃一驚,於是對她喜歡得很。”
鏢師喝了一口水。
“婦人將男人拉到裡屋,商量了下,發現都很喜歡這姑娘,出來的時候就對她說,反正是要去栩州投奔親戚,栩州千里之遙,去了也不見得能夠找到親戚,問她願不願意嫁給自家兒子。
“那姑娘想了想,便點了頭。
“說自己本身就要嫁人的,看他們心善,家庭和睦,願意給他們操持家務。
“於是這家人高興得很,第二天就出門籌了點錢,生怕她反悔,很快就舉辦了婚禮。”
聽到這裡,大家都不知道恐怖在哪裡。
反倒頗有些江湖美談佳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