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養馬的建築內部給人的感覺就是大,不需要大範圍活動的地方有柱子支撐。
需要空間的地方一律拱型結構,除了那麼大的水池子,還有佔地面積五百米乘五百米的室內小草場。
“我以為我家有遊艇、直升機,我還有飛行駕照,算是人生贏家,到了此地才明白,我就是個窮鬼。”
一個小戰士作哭泣狀把腦袋往戰友的肩膀上靠。
“你離我遠一點,去年是誰剛入伍時叫囂著自己的零花錢可以把整個連隊的馬都養了的?”
被靠計程車兵伸手去推,同時提起去年的事情。
“別提了,丟人,我哪知道養馬花費那麼大,以為買草就夠了。”小戰士雙手捂臉。
連長在旁喊:“過來學習,有室內馬廄使用手冊。怎麼控制燈光、溫度、溼度,各種小裝置操作。”
一個個小的馬廄裡都放著一個冊子,使用說明書。
指導員翻了兩頁,抬頭看棚:“棚可以開啟,夏天的時候好用。”
“指導員,夏天馬放出去多好啊。等小傢伙們適應適應,我們就能騎著馬在木達蘇木市巡邏了。”
家裡條件好的戰士一臉嚮往。
他沒入伍的時候學過騎馬,然後就嚷嚷著要參軍後進入騎兵部隊。
普通人即使知道華國還有騎兵,也不清楚怎麼進。
騎兵一般是三年到五年退伍,如果還能升官,就繼續多幹。
他家長覺得送到軍隊鍛鍊比在學校惹事強,大二的時候就給他安排進來。
剛進來時他比較狂,自己會騎馬,家裡有錢,到哪不是壓人一頭。
結果等看到老兵騎馬之後才發現,自己原來學的是啥?是啥?
馬奔跑的時候可以站起來瞄準開槍射擊?還能打中靶子?
舉馬刀動作時,簡直是人馬合一。對著自己衝過來的時候,自己根本不知道怎麼躲,那麼高向下劈,還有馬衝過來時的威勢。
都說新兵會被給個下馬威,到了騎兵連,哪裡是下馬威,看馬就哆嗦。
等跟馬接觸時間長了,發現馬是個好夥伴。
馬喜歡出去溜達,不願意呆在一個地方關著。
“這什麼字?不是英文。”一個小戰士拿著個像裝洗髮、沐浴露按壓式的透明瓶子過來。
“阿拉伯文字,上網查查,在疆省的騎兵隊伍會學習,我們只是會簡單的這邊的少數民族文字。”
另一個戰士拿出手機,拍個照片,發到疆省騎兵營的群裡:什麼字?
很快有個叫長刀所向的人回覆:賽馬專用養護精油。
鐙裡藏身二三五:哪來的?土豪國家那邊養馬使用,一匹馬好幾千萬。
小戰士拿著手機咔嚓拍一張馬在水池子裡的照片,傳送:在別人的地方參觀,看這些馬多自在。
長刀所向:什麼別人的?馬上有編號,你們跑哪去了?
小戰士的號,縱馬白雲飄:天冷,日子過不下去了,揭不開鍋,四處流浪。[大哭]
看我橫刀立馬:忽悠傻子呢?我看到對面的牆了,時內大水池,你們去佔別人的游泳池?
一人一馬闖天涯:你發個座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