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晚上九點,木達蘇木的氣溫降至零下三十二度。
木達蘇木市省級公路的南邊在花和樹的後面出現一片帳篷和茅屋。
在更南邊一些的空地上,堆放了一捆捆的稻草。
三個挨著的帳篷中是三對兒情侶遊客,他們都守著一個火盆取暖。
帳篷是圓錐形,中間最高的地方有兩米,周圍一圈是一米五左右。
裡面的面積能有六點五平方米。
在華國的草原省看不到如此的帳篷,華國帳篷有規格,網上就賣,又透氣、又輕便、又保暖。
收起來後裝成上就能換個地方,非常便捷。
只有在烏蘭國境內才能見到這般笨重的帳篷,兩個國家挨著,牧民和牧民的生活狀態截然不同。
三對兒情侶晚上七點進來的,剛開始還覺得好玩。
等著外面持續降溫,他們不得不守在火盆邊取暖,然後風從帳篷最上面留出來的通風口進。
火盆對著通風口,熱氣上升,進來的冷風沿著帳篷的內壁流動,帳篷裡周圍的溫度和中間的有層次。
一對兒情侶中的男的臉被火烤得通紅,出汗,然後感覺後背涼颼颼的,伸手向後一摸,後背的大衣拔涼。
轉過身烤後背,不長時間後背燙,前面臉凍得發麻。
“風是從哪進來的?帳篷太小了。”女生雙手搓搓臉,拿過水來喝,手上的面板已經皺皺起來。
冷熱來回交替,一關上上面的通風口,就出汗,悶,感覺喘不上來氣,一開啟又進風,似乎從所有地方都有風。
男生舔了下發乾的嘴唇,嘆氣:“唉!發資訊問,他們說這個帳篷已經不錯了,說烏蘭國的牧民很多住不上,都是用其他材料搭起來。”
“電視上演的帳篷很大,在裡面能唱歌跳舞。哦,這邊提供給遊客玩的帳篷也大,四五十平方米呢。”
女生說話的時候從包裡掏出來護手霜,抹上,搓搓,感覺面板好了一些後又皺眉頭。
好難受,出汗、冷,不知道究竟怎麼做才能舒服。
“要不把通風口關上,再燒一會兒火盆,然後熄滅,咱倆躺著睡覺。”男生出主意。
“行!”女生答應。
兩個人按照順序操作,帳篷裡的溫度起來了。
把大衣脫了,在地上的氈子上二人擠在一起,蓋上一張薄氈子,大衣壓在上面。
先是感覺冷,過了會兒,被窩捂熱了,臉露在外面覺得涼颼颼,腦袋縮排互相聽著呼吸聲,發現彼此的距離近了。
與在賓館開房不同,這一刻沒有雙方生理上的慾望,更多的是一同面對苦難的相依。
睡著睡著又出汗,稍微一動,氈子會出現縫隙。
臉和臉對著的時候感覺後背冷,背靠背睡,臉朝外,氈子似乎更小了。
男的把氈子向女的那邊挪了,面朝外面,讓女的在背後抱住自己,這樣自己正面對著冷能堅持,女的後面又有足夠多的氈子遮擋。
“難受,還是出汗,林總說得對,洗澡換衣服,怎麼會這樣?”女的在男的耳邊說。
“不錯了,多虧沒選擇茅屋,茅屋漏風更嚴重,還有稻草捆子。居然說以前有人把幾個稻草捆子放到一起,然後人縮在那裡過夜。”
男的為自己的正確選擇而高興,又覺得睡稻草實在是難以想像。
不知道過去多久,三對情侶一對對睡著了。
林凡悄悄過來看看,發現沒問題,重新把帳篷裡的溫度提高,火盆裡沒熄滅的火壓滅。
“這種情況下不應該穿那麼多衣服睡覺,穿得越多越冷。”
林凡嘟囔一句,轉身去羅斯國的貝卡湖找魚。
草原省很多地方的魚受夏天的大水影響數量減少,各個地方等著。
東北那邊有冬捕,草原省亦有,還是一個盛大的活動。
魚少了辦不起來,讓釣魚,顯然不是很合適,打個洞,遊客坐在冰上釣,平時還行,集中活動就不好玩了。
林凡決定去給撈一部分魚,當初就這樣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