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隻:“原來幹活這麼有意思啊,小鼻頭白了呢。”
第二隻:“我相信臺下的小朋友們一定會比臺上做得好。”
“為什麼呢?”
“因為聰明啊,就像小蝸牛,一點不驕傲,知道堅持的道理。”
“蝸牛是怎麼堅持的?”
“看看下面的蝸牛與黃鸝鳥,大家就知道啦。”
兩隻鸚鵡飛走。
然後一隻大蝸牛和兩隻黃鸝出現,還有一個葡萄架,葡萄架上的葡萄弦剛剛張出來,全是真的。
林凡都愣了,千歡什麼時候找來的?黃鸝倒好說,蝸牛怎麼配合?
音樂響,歌聲出。
“阿門阿前一棵葡萄樹,阿嫩阿嫩綠地剛發芽,蝸牛揹著那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然後蝸牛確實去爬了,速度比正常的時候快。
孩子們搖晃著腦袋露出笑臉,仔細地看、認真地聽。
大人們驚愕,直播間鏡頭對著大螢幕的觀眾……
‘還能說什麼?沙豪動物園,實力逆天。’
‘蝸牛屬於動物?我要把我的課本翻出來,保證哪裡出錯了。’
‘有什麼食物放在前面吸引著蝸牛吧?’
‘葡萄?沒長呢?’
‘歌裡不是唱了嘛!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蝸牛這樣想滴。’
‘我信了,我信了你的邪。’
現場第一遍唱完,猴子扮演的蝸牛上來,把那隻蝸牛拿走。
猴子開始表演,歌重複。
給孩子一個直觀的感受,不然蝸牛怎麼去模仿,猴子幫著模仿一下。
第二遍唱完,更多的扮演蝸牛
的猴子過來跳著舞表演,屬於給孩子一個舞蹈指導。
專業的層層遞進,是軍樂團、文工團的大師們研究出來的,動物們只要能配合,他們的思路絕對不是問題。
不需要別人刻意提醒,小傢伙們果然明白,紛紛跟著扭動身體哼著,沉浸進去。
大人們帶著會心的笑容,這個節目有教育意義,以後孩子不愛學習了,就告訴孩子歌裡的意思。
節目結束,鸚鵡飛出來。
“蝸牛實在是太聰明瞭,知道提前行動呢。”
“可不是嗎,我們的小朋友看樣子也知道了。”
“可惜葡萄沒有長出來,不然蝸牛就能吃到甜甜的葡萄啦。”
“我記得小時候吃不到葡萄的時候我就吃蘑菇,自己去才蘑菇,自己勞動獲得的沒,蘑菇更好吃。”
“蘑菇怎麼採呢?”
“看看他們是怎麼採的。”
鸚鵡飛走。
舞臺上出現了一群裝蘑菇的猴子,穿著蘑菇的架子衣服。
“採蘑菇的小姑娘,揹著一個大竹筐,清早光著小腳丫走遍樹林和山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