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兒,你覺得徐敬業必反?他就不能安分守己?”高宗李治說。
“不知道,我也想他安分守己,可那可能嗎?皇后娘娘早就看穿他了,遲早的事情,咱們有所防範就最好了,免得到時措手不及!”小寒隨口說。
“是啊,皇上,徐敬業謀反只是遲早的事情,不過,咱們此時也不必著急,哈哈,只是,咱們家寒兒封王又要推遲到不知什麼時候了,唉!”武媚娘居然感覺遺憾了。
真的,這個寒兒,才是她真正的知己;他太通透了,難怪,無論太平,還是婉兒,都喜歡他,他確實不凡,堪當大任,她不覺點了點頭!
早餐時,武媚娘又嘆息說:“原來今天就封寒兒為德王的,可他又辭了,理由還很充分,咱們不能不推遲寒兒封王的事兒了;唉,太平,可別怪我們不公啊!”
“哈哈,寒哥哥的德性,太平清楚得很,父皇母后放心,算了,就由他當個逍遙王好了!”太平公主趕緊推波助瀾。
“啊,逍遙王?這倒新鮮,哈哈,這個就不由咱們封了,太平今兒就封了,哈哈!”武媚娘高興地說。
“微臣叩謝皇上皇后娘娘,叩謝太平公主!”小寒趕緊要跪。
“得了吧,寒哥哥,還給我還這套,哈哈,誰讓咱們是兄妹加知己呢?我還不知道你那花花腸子?哈哈!”太平公主趕緊攔住他了。
“寒兒,你當了逍遙王,可不能真逍遙啊,哈哈,你得繼續為咱們辦事兒,哈哈!”武媚孃的眼睛又笑了。
“寒兒領命,一定躬奉父皇母后的旨意,哈哈,隨時恭候!”小寒又笑了。
看來,還是太平最懂他的心思;好,這個妹妹實在太好了,至少,有她在,他省了一半的心思;否則,今後只怕要被所謂的“德王”給拖累了。
“唉,我說你什麼好呢?說你不是李氏子孫呢,做出來的事情沒一個趕得上;說你是李氏子孫呢,對江山社稷有一點都不在乎;你說說,你是不是一輩子就當個劍客?連這咱們大唐、突厥兩國的客卿,我看你都一點不上心,難得,這客卿就是沒事兒乾的職位?”高宗李治假裝生氣了。
“父皇,我怎麼會沒事兒幹呢?嘿嘿,我正在太平妹妹府幫你和母后招攬人才呢,這一回下來,只怕咱們大**中又多了至少數十位將領了吧?再說,突厥太子、公主都在咱們長安,這兩國之間就和平了,邊塞也有沒有烽煙了,是不是?這還是政事啊?”小寒趕緊解釋。
“知道了,你很能幹,可為什麼不管管那些具體的事情?比如,你的那些皇兄皇弟,你為什麼不教導教導他們呢?”高宗又問。
原來,他的心思還在這兒轉;小寒趕緊向太平公主打眼色了。
“父皇,這你就冤枉寒哥哥了,我們不是一直在幫太子弘哥哥嗎?旦也不是一直在我府中走動嗎?至於賢、顯兩位哥哥,寒哥哥也正在努力拉近和他們的關係,是不是?”太平公主趕緊解釋。
“好,那就好,寒兒,你愛修煉劍道,那是好事兒,好吧,等你比武完了,咱們再說其它;嗯,還有劍宮,那個一定要去,去把那個劍典弄來,我看看,聽說有什麼養生修仙之道,弄回來我瞧瞧;芸兒,你們不會反對吧?”高宗李治很有興趣了。
“不反對,可是,劍典只是劍法,而且,是刻在石壁上的,所以,寒哥哥拿不來的!”林雪芸說。
“啊,這怎麼吧?媚娘,你說,該怎麼辦?咱們不是失去了修仙的機會了嗎?”高宗李治說。
“哎,皇上,這倒不必失望,咱們家寒兒會有辦法的,對不對?”武媚孃的眼睛又閃爍了。
“寒兒一定努力,只是,這還要看機緣!”小寒忍不住嘆了口氣。
“哦,為什麼?芸兒,你說說!”武媚娘也覺得奇怪了:她還從未見過小寒如此沒信心過,難道,真有什麼隱秘?
“回母后,這《劍典》上的武學,傳說中是上古仙人留下來的,幾乎沒人能看得懂;三百年前的劍神東方宇只看了八幅,而百年前的宮長風也只看了六幅,就再也練不下去了;而《劍典》的圖譜有二十八幅之多;我們劍宮有史以來最厲害的人物,算是家姐了,也只看到十幅而已,所以,皇后娘娘,真的不宜抱太大的希望!”林雪芸趕緊解釋。
“啊,這麼難啊,那怎麼辦?不知道有沒有危險?”高宗一聽又緊張了。
“皇上放心,我們練劍之人都有自知之明,而且,觀劍者凡有需要,我們劍宮一定盡力滿足,所以,觀劍者沒有任何危險;不過,觀劍者寥寥無已,幾百年來也只有兩代劍神東方宇和宮長風而已,連劍聖都沒有資格;現在,寒哥哥將是下一個進入劍宮觀劍之人!”林雪芸接著說。
這時,高宗的神色才平靜下來,想了想,才說:“寒兒,能看多少就看多少吧,嗯,千萬別勉強,看來,這修仙也不是輕易能辦得到的事兒,還是寒兒的安危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