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那昌南王,甚至都自知不配,都沒有勇氣站在這大殿之上!我想,咱們可以按照政末朝會的約定,廢黜其位了。”
說到這裡時,他稍微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的每個人。
朝臣們聽到這,不由得心中一震。
這一步,終於要來了麼?
在看見無人反對後,孟如秋更進一步:
“國不可一日無主,如今,既然那昌南王已然被廢黜了皇位,我想,咱們是時候擁立一位新君了。”
“咱們大堯是講究禮法的國度。說到這件事情,我這個外行就不能說什麼了。尤其是咱們大堯,先皇沒有子嗣,這繼位之事更加複雜。”
事情說到這等程度,孟如秋自然就要開始考慮避嫌了。
接下來,他的表演,將會由其他人接任。
“趙大人,你是禮部尚書,不知道對於這件事情,你有什麼看法?”
禮部尚書趙荃漢聞言,當即站出,對著孟如秋微微躬身,開始準備表演!
一直站在角落裡的楊千禾,和另外的幾個圍觀者聚在一起,同樣打量著這場鬧劇。
眼見著蕭寧這個正主都還沒有出來。
他的皇位,就已經被那孟如秋和朝臣們自行罷黜了。
楊千禾心中直呼有些看的不爽,甚至還有些失望。
她原本還以為,那蕭寧不管怎麼樣都要出場。
然後在大殿之上被群臣群起而攻之,狼狽不堪,最終被趕下大位呢。
結果。
就只是這樣?
一點都不好玩!
一點都沒有意思……根本不過癮啊!
楊千禾心中不快的吐槽著,對於接下來這大殿上的風吹草動,以及那禮部尚書趙荃漢滿口的什麼禮法宗廟之類的東西,全然聽不進去了……
“孟大人,許大人,霍大人,對於有關於皇位傳承之事,這件事情,其實早在昌南王繼位之時,我們禮部就已經開始商議這件事情的正統了。”
“畢竟,自我們大堯開國以來,還從未遇到過這等事情。因此,在父終子及之後,叔侄之間是否是最佳的繼位關係,我們禮部已經商討了許久了。”
“關於這件事情,就在這幾天,我們甚至還找到了幾位在野的大士們,一同探討了在禮法以及宗祠等多方面的細節。”
“下面,我先說出我們的商討結論,箇中緣由的話,一會再由我和幾位大士們,一同給諸位解釋。”
趙荃漢就是倒向孟如秋的第一批迎風倒的投機者!
說完這些,他頓了頓,同樣是先看了荀直一眼。
事實上。
在大堯的所有朝臣眼中,荀直都是那個規則一般的存在。
他們可以互相鬥法,可以攪弄風雲,可以使一些陰謀詭計。
但有個前提就是,這件事情,至少荀直不會反對。
不然。
只要荀直不同意,這件事情你就絕對辦不到。
大堯的朝堂之上一直有傳聞說:
為皇帝考慮、忠於皇帝時的荀直,只有皇帝可以不按他的規則辦事。
不把皇帝當君父的荀直,皇帝都要在他的規則下辦法!
這一點最直接的體現,可以這麼講:
“如果荀直現在願意扶持蕭寧當皇帝,那麼,朝臣們基本上是沒有人會反對的。”
荀直在大堯,就是有這般,甚至是高於皇帝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