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兩大劍修對戰卻都是入聖級別的絕對強者,能觀此戰足慰平生,可有一個人卻不想看到這樣的對決,那便是祝瑤,她哭喊道:“師尊,你帶師兄們走吧,不要管瑤兒啦。”
祝瑤是真的怕了,她已不再關心自己將會面臨什麼,但她害怕秦太煌會輸,師尊不能敗,若是再敗給蘇靈夢一次,那他的名聲便會徹底給蘇靈夢蓋過,這樣的結果她不願看到,更不想看到。
秦太煌看向祝瑤,眼神依舊那般和善溫暖,“瑤兒,身為劍修若練劍而不出劍,那練劍又有何意,為師的劍本就是為挑戰強者而生的。”
劍道便是用劍之道,劍為高潔守正的化身,不向弱者揮劍才能稱之為‘道“,若品行不端只能稱之為‘術“,秦太煌拜劍要尋的就用用劍的道,不會退縮,也不會恐懼。
修得三尺劍鋒當挑戰強者,而不會向弱者示威,唯有不斷挑戰強者才能使自己更強,這也是上次秦太煌上次失敗後,卻能悟道從而能半步入聖的原因,哪怕會因此身死道消,他也依然義無反顧。
秦太煌的劍出鞘了,但卻不是他的佩劍‘洪爐“,而是一把很普通的劍,頂多也只是把玄級的兵器。
“這不是你的劍。”蘇靈夢有些奇怪。
秦太煌答道:“洪爐已入劍塚,這就是我的劍,但劍道在道不在劍,所以蘇劍聖不必在意更不必留手。”
蘇靈夢點了點頭,上次秦太煌在對決之時,便十分在意洪爐劍生怕有折損,這也是他之所以會敗的原因之一,現在雖不是本命兵器,或許更能讓他毫無顧忌的使出全力一戰。
秦太煌事才迫發出的數千劍氣,在他寶劍出鞘之手一一飛赴歸來融入到劍身之內,猛然間周圍陷入了寂靜當中,空氣彷彿也停止了流動、、、
忽然,秦太煌一劍刺出,周圍的空氣立即開始迅速流轉,就像是時間突然停止又猛的快速流動,至高劍意:追逝!這便是秦太煌在劍塚中悟出的最強一劍,在將‘洪爐劍“祭在妻子墳前時,他回憶起與妻子的過往種種,後來也不知過了多久,等他再睜開眼睛時便悟出了此一式,深愛的人不會因肉體的消亡而消失,只要活著的人還想起她,那她便永遠活著,活在生者的心裡。
秦太煌的這一劍已做到了心神合一,在世上沒有什麼比思念更快的東西,若是你想著一個人即便是遠隔千里也能一念即達,而這一劍便是如此,只要出劍必然命中,所以他才會堅信世上不會有人接得住這一劍。
若是剛才的確沒有人可擋下這一劍,即便是雲酒兒、魚玄機、丁琥珀三位道王加起來都不行,可現在不同了,因為對手變成了此界唯一,也是第一個出世的——劍聖。
思念的確的最快的東西,但只要存在快慢之說,便不能被稱為“最快”,因為快慢都必須透過時間來衡量,而蘇靈夢的劍意中恰恰便有這麼一式‘一花一世界“!
一片花瓣落到地面上需要多久?可以很快也可以很慢,只有你去看花瓣時才能感受到時間的流逝,若不去看這個過程就只有花與早已掉落在地的花瓣而已,這便是自成世界。
蘇靈夢緩緩睜眼,萬物皆為靜止,時間也停止了流動,她揮出青絲劍祭出一式新悟出的謫仙劍意:亂舞!
當秦太煌再次看清眼前的景象時,他的瞳孔急劇收縮,因為他看到了如漫天雪花般的劍光朝自己湧來。
劍氣如寒風凜冽,夾雜這朵朵劍花使得面前一片霜白,若是死亡有顏色,那可能便是這種蒼茫之色。
秦太煌的追逝劍意已被寒意凝結,繼而破碎,他立即使出洪爐劍訣:烽火燎原!來抵禦這襲來的致命劍意。
‘烽火燎原“雖然還是原來的‘烽火燎原“,但秦太煌所用已不是洪爐劍,沒有了被鳳凰火淬鍊過的寶劍,其劍威已明顯不足。
就在秦太煌抵禦這亂舞劍意之時,手中的劍卻先一步承受不住在手中碎裂成了數段,就在他以為可以與妻子團結的時候,漫天的劍意卻止住了?
“秦劍首,領教了。”蘇靈夢已停手。
秦太煌看著手裡僅剩的劍柄,啞然失笑道:“看起來我又敗了,但敗的心服口服。”
兩人對決從出招到收招只在瞬間,一眾人甚至都沒看清發生了什麼便已結束,而且顯然分出了勝負,因為秦太煌手中之劍已斷,而蘇靈夢的青絲劍卻發著攝人的寒光。
不過剛才對決的過程,卻被一雙隱藏在暗處的眼睛看得清清楚楚,此人不禁露出了一抹詭異的微笑,“好久沒看孩童間打鬧了,倒也有些意思、、、桀桀、、、”
······
既然已經敗了,秦太煌便說道:“我的這些弟子攪擾貴宗理應賠罪,還請蘇劍聖將瑤兒放歸,我自會留下聽憑處置。”
秦太煌的境界已到了榮辱不驚的地步,即便是戰勝了蘇靈夢,他也依然會向快意門賠罪,這個結果並不會改變,既然做錯了就該賠罪理當如此。
巴山劍塚一眾弟子跪地道:“不敢讓師尊代為受過,是弟子們闖下的禍願自請懲處。”
“教不嚴,師之惰也,你們又有何錯?說來皆是為師之過,希望你們能謹記這次教訓,今後不可再肆意行事。”
秦太煌語氣沒有半分的怪罪,所展露出的笑容也讓弟子們如沐春風,想必他們也定將此次教訓永遠銘記於心。
蘇靈夢說道:“若只是誤會,快意門也並不想追究,不如這樣,這山門外被毀去許多花草樹木,就讓你這幾個弟子清理乾淨,再栽花種樹恢復原貌即可。”
這也算得是小懲大誡了,秦太煌自然是代座下弟子謝過,可這並不意味著所有來鬧事的宗門都有這樣的待遇,所以已經有不少宗門想趁機開溜,畢竟這快意門三個道王他們都扛不住,更何況是還出了劍聖再不走便是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