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冉閔率領諸皇子以及滿朝文武,還有部分士族子弟一同前往景山狩獵。
這是上古先秦時代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是為田獵。現如今的華夏,依舊保留著尚武的傳統,所以在閒來無事的時候,皇帝率領公卿大夫外出狩獵,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田獵,又稱“狩獵”,俗稱打獵。
打獵稱作“田獵”的原因是因為打獵由田獵演變而來,田獵的作用最初,一是指為田除害,保護農作物不受禽獸的糟蹋,故稱作“田獵”。
二是為供給宗廟祭祀。
三是為了驅馳車馬,彎弓騎射,興師動眾,進行軍事訓練。
四時田獵制度包括春搜、夏苗、秋獮、冬狩。田獵有一定的禮規,不按禮法狩獵是暴殄天物。
禮法規定,田獵不捕幼獸,不採鳥卵,不殺有孕之獸,不傷未長成的小獸,不破壞鳥巢。
另外,圍獵捕殺要圍而不合,留有餘地,不能一網打盡,斬草除根。
這些禮法對於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維持自然界生態平衡是有積極意義的,只是不可能真正嚴格實行。
冉閔正在四方臺上,與幾個皇子以及一眾大臣飲宴,推杯換盞,觥籌交錯,一時之間都喝的賓主盡歡,十分的盡興。
“諸卿,爾等之弓馬技藝可曾生疏?”
武將自然是不必說的,常年在戰場上廝殺,弓馬嫻熟,騎射功夫不是一般的厲害。至於那些文臣,騎馬射箭也是略知一二,談不上多厲害,只是能做一個樣子。
尚書令崔皓起身道:“回稟陛下,臣多年未驅馬狩獵了,騎術尚可,但是這箭術著實一般啊。”
冉閔淡淡的笑道:“無妨。今日田獵,只為圖一個盡興!就算令君大人今日打不著一隻獵物,想必將軍們一定會滿載而歸的。就等著今晚上的篝火晚會吧!”
“哈哈哈哈!……”在一側的武將都鬨堂大笑起來,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
治國理政,他們比不上這些文臣,但是打仗狩獵什麼的,他們還不是手到擒來?
冉閔又掃視了坐在一側的幾個皇子,他們分別是皇太子冉明、皇次子秦王冉智、皇三子漢王冉西、皇四子趙王冉、皇六子晉王冉睿(皇五子夭折,追封太原哀王)、皇七子代王冉裕、皇八子楚王冉操。
這一共是七個皇子,最大的冉明十七歲,而最小的冉操不過十二歲。
本來冉閔是不打算帶冉裕跟冉操來的,奈何這兩個兒子氣力不凡,能開得了整整七八石的鐵胎硬弓。小小年紀就已經這麼厲害了,所以冉閔就尋思著多多培養他們。
“阿英,你們平日裡沒少練習這騎射之術吧?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就是你們表現的時候了!”
冉閔從懷裡掏出了一塊玉如意,笑著道:“你們今天誰狩獵的獵物多,朕就把這一塊玉如意作為彩頭,賞賜給他。”
“多謝父皇!”
玉如意什麼的,皇子們倒不是很想要,他們所想要的,就是冉閔這個父親的看重。
過了沒多久,皇子們以及群臣都已經準備就緒,隨著冉閔一聲令下,他們便都驅馬而出,帶著各自的隨從出發了。
整個景山,已經被魏軍包圍了起來,那些山裡的獵物都被驅趕到一個地方,竹欄圍好,嚴禁閒雜人等進出,沒有特殊的情況,更不許一隻獵物逃出來。
“轟隆隆!……”一陣馬蹄聲絕塵而來。
正在河邊飲水的一群梅花鹿嚇壞了,紛紛逃竄。
“嗖嗖嗖!……”馬背上的騎士頓時張弓搭箭,瞄準了獵物就開始射殺。
上天有好生之德,但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你逃不了被別人射殺的話,就怪不得上天了。
隨著一陣亂箭射來,頓時就有許多逃竄的梅花鹿栽倒在了血泊之中,慘叫著,蜷縮著身子。按理說這麼多的箭矢,是分辨不出誰射的,但一般在箭支上都作有標記的,所以是誰射中的獵物一看就知道。
而一旦被射到的獵物中,有幾支箭矢,那麼就要那幾個人用猜拳的辦法一決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