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邕一副慚愧的模樣:“你在各方面都有著極高的成就,更是天師道的領袖人物。你都這麼謙虛,那我陶邕的這張老臉往哪兒擱啊!”
“呃……”葛洪無言以對。
冉閔點了點頭,對於葛洪他亦是十分讚賞的。
葛洪這人堪稱是全才,能文能武不說,在醫學、軍事、丹藥等方面的成就真的是很多人都望塵莫及的。
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朴子,丹陽郡(今江蘇句容人。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世稱小仙翁!
葛洪出身江南士族。
13歲時喪父,家境漸貧。他以砍柴所得,換回紙筆,在勞作之餘抄書學習,常至深夜。
鄉人因而稱其為抱朴之士,他遂以“抱朴子”為號。他性格內向,不善交遊,只閉門讀書,涉獵甚廣。
其祖在三國吳時,歷任御史中丞、吏部尚書等要職,封壽縣侯。其父葛悌,繼續仕吳。吳亡以後,初以故官仕晉,最後遷邵陵太守,卒於官。
葛洪伯祖父葛玄曾師從煉丹家左慈學道,號葛仙公,以煉丹秘術傳於弟子鄭隱。葛洪約16歲時拜鄭為師,因潛心向學,深得鄭隱器重。
鄭隱的神仙、遁世思想對葛洪一生影響很大,自此有意歸隱山林煉丹修道、著書立說。
後來其師鄭隱知季世之亂,江南將鼎沸,乃負笈持仙藥之樸,攜入室弟子,東投霍山,唯葛洪仍留丹陽。
晉永興元年(304葛洪加入吳興太守顧秘的軍隊,任將兵都尉,與石冰的農民起義軍作戰有功,被封為“伏波將軍”。
次年石冰事件平息,葛洪不願爭功邀賞,辭官往洛陽搜尋煉丹製藥之書。
又因陳敏盤據江東作亂,歸途斷絕,遂流落在徐、豫、荊、襄、江、廣諸州之間。
太安二年,張昌、石冰於揚州起義,大都督秘任洪為將兵都尉,由於鎮壓起義軍有功,遷伏波將軍。事平之後,洪即“投戈釋甲,徑詣洛陽,欲廣尋異書,不論戰功”。
但因“正遇上國大亂(指“八王之亂”—引者注,北道不通,而陳敏又反於江東,歸塗隔塞”。
在此去留兩難之際,恰逢其故友嵇含為廣州刺史,表請他為參軍,並擔任先遣。
葛洪以為可藉此避亂於南土,遂欣然前往。不料嵇含又為其仇人郭勵所殺,於是滯留廣州多年。
乃絕棄世務,銳意於松喬之道,服食養性,修習玄靜。遂師事鮑靚,繼修道術,深得鮑靚器重,以女兒鮑姑許配。
建興二年(314,返回家鄉,隱居深山繼續從事《抱朴子》的創作。
之後葛洪還歸桑梓。
東晉開國,念其舊功,賜爵關內侯,食句容二百邑。
司徒王導召補州主簿,轉司徒掾,遷諮議參軍。幹寶又薦為散騎常侍,領大著作,葛洪皆固辭不就!
後因生活所迫,葛洪再出任諮議參軍等職。及聞交趾產丹砂,求為句漏令,遂率子侄同行。就是在這個時候,冉閔派人把葛洪擄到中原給自己效力的。
還好葛洪為人豁達,也沒有對東晉有太多的歸順感,不然冉閔還真的很難讓這個仙風道骨,孑然世外的小仙翁給自己效力。
冉閔幽幽地嘆了口氣說道:“葛愛卿,你已經年過花甲了吧?”
“陛下,老臣已經六十有四了。”
“都這把年紀了,還給朕這般拼死拼活地研製火藥,真是難為你了。葛愛卿,朕想請你為太醫令,潛心研究醫學。你放心,朕不會限制你的自由,我大魏的山川河澤你可以隨便遊歷!這世上的庸醫太多了,真正能救死扶傷的醫者太少了,朕想要在各地都興建一些醫館,考核醫者,施加證件,無證件不可行醫,同時還要求醫者們多多培養弟子。”
“一切,全憑陛下吩咐!”
看著葛洪心力交瘁的模樣,冉閔真是有些不忍:“葛愛卿,這些雜事你就交給別人去做吧。你不必事事親力親為!朕要封你為關內侯,食邑鉅鹿一千戶,賞宅邸一座,錢一萬貫!”
“臣,謝主隆恩!”
小提示:在搜尋引擎輸入"大熊貓文學",即可找到本站,謝謝。
第0361章 小仙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