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雖是昏聵天子,卻非庸碌君王。
昔年宮中樓閣倒塌,彼時還是少年的紂王,為救父親帝乙,隻身撐起樑柱,可謂勇武過人。
若無媧皇廟題詩之禍,紂王的命運或許會大有不同。
可惜大廈傾覆已成定局,即便有搬山倒海之能,亦無力左右大勢。
紂王攥龍鳳劍,縱馬而來,氣勢洶洶。
闡教二代門人大都歸山,可三代弟子俱在周營。
諸如楊戩、雷震子、哪吒之流,皆有刀槍不入,水火不侵之能,此刻卻未曾動身。
雖說紂王無道,可如今大商國統尚在,他仍是天子之尊,氣運之深難以估量。
闡教門人雖神通不凡,怎敵的過天道?
諸侯卻無有此等顧忌,紛紛率兵搦戰。
東伯侯姜文煥與南伯侯鄂順各施手段,與紂王戰在一處,不料三五合便落敗。
“終究曾為天下之主,誠有不凡之處。”
雲中子端坐天幕之下,九口仙劍化作流光,織成羅網,收攏氣運。
這九口仙劍品秩略有參差,以誅仙、戮仙、絕仙、陷仙四劍為上,素問劍為中,敕神、捉鬼、降妖、除魔為下。
可見氣運璀璨如金,絲絲縷縷滲入,仙劍有靈,震顫不已,似有不平之意。
天下易主,王朝興衰,實為人族第一等大事,氣運之跌宕,世所罕見。
雖說諸聖遁世,可人族受天道垂青,神仙之流本不敢謀畫其氣運。
可大商因聖人而滅,此後三界由天庭主掌,神道大興,人道淪為附庸,正是神仙下場的絕佳機會。
雲中子心神微動,俯瞰那片肅殺的曠野。
紂王騎著神駒,寶劍所向披靡,大有身前無人之勢。
姜子牙騎著四不相,遠眺戰局,見狀憂慮不已。
“這可如何是好?”
姜子牙攥緊打神鞭,輕聲呢喃。
而今八百路諸侯齊聚,似乎人多勢眾,其實隱患頗多,若是不能速破朝歌,恐有內亂之危。
“師叔莫憂,弟子願斬此昏君!”×2
姜子牙聞聲望去,卻見兩個英俊青年,皆穿紫綬仙衣,暗含貴氣。
“爾等能以大義為重,殊為不易,切記小心行事!”
姜子牙略一思忖,允了二人請求。
這兄弟倆雖已成仙身,卻有大商血脈,自不受氣運所制,正是破局的最佳人選。
雲中子沉默片刻,胸中思緒紛雜,終於化作一聲嘆息。
當年赤精子攜殷氏兄弟上終南山,此二子命數便已更改,不僅未曾隕落,反而仙道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