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子修行千年,可卻很少入眠。
俗世有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之說,仙人修道又何嘗不是如此?
雲中子生有宿慧,前塵俗世大都已然忘卻,可那些驚鴻一瞥的道訣卻好似烙在了元神之上。
「睡神仙,睡神仙,石根高臥忘其年,三光沉淪性自圓。
氣氣歸玄竅,息息任自然。
莫散亂,須安恬,溫養得汞性兒圓,等待他鉛花兒現。
無走失,有防閒;真火候,運中間;行七返,不艱難。
練九轉,何嗟嘆。
靜觀龍虎戰場戰,暗把陰陽顛倒顛。
人言我是朦朧漢,我欲睡兮眠未眠。
學就了,真臥禪。
養成了,真胎元,臥龍一起便昇天。」
這些曾入耳又出耳的歌訣,不知何故化作金色篆字,懸在洞府內,映出陣陣光華。
雲,隨風而動,無有靜時。
這大抵便是雲中子坎坷多年的緣由吧。
大道獨行七百年,不知我本是真仙。
樓閣重修三百
載,終曉世事俱劫難。
如今動極而靜,大覺一場,當是難得造化。
雲中子元神璀璨,這三寸大小的金人遁出泥丸宮,懸在空中,同樣側臥而眠。
他那無垢道體有法力執行,過十二重樓,叩關走穴,化作火龍飛騰,點亮靈竅,似周天星辰。
玉柱洞中已有異象,可見金蓮湧地,暗含紫意。
可見白玉砌成宮殿,十二樓五城。
可見大龜揹負三山,藏在虛無縹緲間。
可見老君酣睡,天尊煉星,教主斬天。
可見神斧開天,定鼎地火水風。
終南山方圓千里,下起鵝毛大雪,非是撒鹽空中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山中雲深不知處,金霞童兒驟然回首,只見白茫茫一片,無有半點雜色。
不等他轉過身,野參已生出雙足,踉踉蹌蹌地奔走了。
「這是什麼神通?」
金霞童兒看的如痴如醉,無有半點惱意。
可惜,無人應聲,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