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里呆的久了,也讓我對這種環境下的生物習性有了一定的瞭解,
一般來說,真正彪悍的巨獸是不會太過靠近峭壁、斜坡之類的地方,因為這裡沒有適合它們的食物,而且容易觸礁,
這不是在開玩笑,不管深海中的生物它們的視力多變態,感知多靈敏,都沒有陽光下奔跑的生物觀察環境方便,
體型龐大,就代表著慣性大,快速遊動的時候即便發現前方有障礙物也躲避不開,
除非是餓急了,巨獸才會靠近峭壁和斜坡,捕食那些靠微生物和藻類以及細小生物為食的魚類,
這些魚類一般來說體積不會太大,只能給巨獸們塞牙縫,
那隻巨蝦顯然注意到我的存在,在楞了零點五秒之後,這傢伙老實的把自己的身子蜷縮起來,躲進了一個不深的小洞裡,
殘酷的生存環境,讓這裡的生物只要發現獵物,就會緊追不捨,巨蝦知道只要逃跑,就只剩下被吃掉的命運,
我沒有為難這傢伙,在下來之前,我是吃飽了的,為的就是不用因為捕食而節外生枝,
相比於我此前探索過的日本大海溝和馬尼拉海溝,馬裡亞納海溝更加深邃,也更加廣闊,生物數量肯定更加多,生物種類也會更加豐富,所以,我打的主意就是持久戰,只有在混熟了之後,我才敢在海底隨意嘚瑟,
三千米附近,我碰到了一群大嘴琵琶魚,這群醜傢伙嘴巴里滿是胡亂雜生的尖牙,身上佈滿了奇怪的絨毛一樣的尖刺,尾部更是像豎起的琴絃一樣,長滿了長度超過身體的尖刺,
這群傢伙以小魚為生,能碰到它們,足以證明附近有熱鬧的水域,
果然,我在這個深度水平探查的時候,還見到了成群的,只有五六厘米長的透明小魚,這種靠過濾水中養分生活的小傢伙,就像是深海過濾器,被它們駐足過的水域,水質格外乾淨,據說,這種小傢伙能消化幾乎所有的有機物,沉船木頭之類的全都不在話下,好養活的很,
深海中艱苦的環境,讓這些處在生物鏈底層的魚類拼命強化自己的某一器官,只有這樣,才能繼續繁衍生息下去,
這片海域的熱鬧,也吸引來了其他靠捕食小魚的生物,
喉魚,這種魚在許多深海區域都有發現,算是分部較廣的深海魚類,這傢伙靈敏膽小的很,非常難以捕捉,
喉魚即便在深海,也算是最難看的那種,不過這貨的長相平常很難被人注意到,因為它整個黑色的身體佈滿了發光器,有這麼一個深海捕食利器,小魚們會主動的湊到它身邊,這貨也夠陰損,嘴巴從早到晚都一直張著,每天都能吃的飽飽的,
面對我這種體型龐大的怪物,透明小魚魚群絲毫不以為意,甚至會在我身邊來回遊動,更有膽大的會撲到我的身上啄咬,吃掉細菌和老化的死皮,
那些捕食這些小魚的獵手們慌了神,一般來說,碰到我這種體型的巨獸,吃不吃它們都在一念之間,這些本來在這裡召開饕餮盛宴的傢伙,一個個趕緊遊走了,躲進了漆黑的深海中,
有小魚,有中型魚,緊隨其後的就是小型掠食者了,
一條體長七八米的深海鯊魚遊了過來,隨意的吞食還未逃走的喉魚和大嘴琵琶魚,
如果沒猜錯的話,這貨是追尋著我剛剛碰到的那群大嘴琵琶魚而來的,
等到這個莽撞的傢伙搖頭擺尾的靠了過來,看到了體型龐大的我,瞬間嚇尿,以極快的速度朝下方逃竄,
我絲毫不為所動,只是安心享受透明小魚的親吻服務,
結果,那條深海鯊魚逃的太快,哐噹一聲,撞在了峭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