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在夫子們的口中,皇上簡直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大魔頭,一個殺人如麻的劊子手!
儒生們為什麼會對朝廷和皇上有偏見。
還不是夫子們教的?
以前,就數夫子們罵皇上罵的兇。
現在他們怎麼跟陸恆院長一樣,反倒是對皇上歌功頌德?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儒生們終究還是單純,一時間想不明白,為什麼院長和夫子會判若兩人。
其實,道理很簡單。
拿人手短,吃人嘴軟。
以前,他們為什麼會罵皇上,甚至妄議朝政?
說白了。
他們覺得,朝廷給他們的待遇太少。
大夏的書院,原本是儒門壟斷的私學。
收多少束脩,是儒門說了算。
儒門佔據了絕對的話語權,甚至壟斷了科舉,在千年間,積累了難以想象的財富。
至於社會地位,也是無比崇高,就算是公卿在大儒面前,也要畢恭畢敬行禮,叫一聲先生。
後來,秦昊殺了偽聖,創立心學,成了儒門新聖,進行了科舉改革。
從此以後,官學興起。
各大書院,也從私學,變成了官學。
所有夫子們的酬勞,也由朝廷發放。
對於地方學塾的夫子們,這絕對是一個好訊息。
因為,他們的待遇有了極大飛躍,從此以後不用為生計發愁,可以一心一意,教書育人,為大夏培養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然而,對於京師這些大書院的夫子們來說。
卻並不是什麼好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