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耶律風居然是戰死沙場。
那麼問題來了。
契丹跟哪國開戰?
以至於契丹王都戰死了。
大臣們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不會是皇上暗自出兵,襲擊了契丹,殺了契丹王耶律風吧?
自從山海關一役,上一任契丹王耶律洪圖戰死之後。
契丹就退守關外,並且向大夏臣服,重新成為屬國,不僅要按照雙方簽訂的停戰條約,支付大量的戰爭賠款,而且要年年納貢,歲歲稱臣。
然而,誰都知道,耶律風表面上臣服,實際上卻是賊心不死。
若不是契丹內亂,耶律風自顧不暇,光是鎮壓叛亂就竭盡全力,只怕契丹早就反了,窮兵黷武,興兵南下,再徵大夏!
而且,在秦昊徵高麗的時候,契丹就露出了狐狸尾巴,想要在大夏背後捅刀子。
只不過,秦昊技高一籌,提前佈局,讓漠北蠻族出兵,在半路截殺契丹援軍,將其打的落花流水,望風而逃。
契丹的行為,毫無疑問是卑鄙的背叛!
以秦昊的性格,起兵攻打契丹,將其犁庭掃穴,抓住耶律風這卑鄙小人,挫骨揚灰都是情理之中。
只不過,秦昊的當時的心思還在南洋,暫且放了契丹一馬,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雙方都裝作沒有發生過。
也就是說,秦昊確實有滅契丹的動機!
然而。
大臣們的目光落在霍武身上,見到他也是一臉茫然,頓時又覺得不太可能。
如今的大夏,雖然是國富民強,兵強馬壯。
但是,可以領兵打仗,又受皇上信任的將領,卻並不多。
無非是蘇起、霍武、蕭天志幾個心腹愛將。
鎮國公蘇起,鎮守高麗。
蕭天志率領神機營,鎮守西域。
霍武鎮守北境,皇上命他征伐契丹的可能性最大。
偏偏霍武身在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