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6章
朝堂內。
大臣們都是大拍馬屁,歌功頌德,看似吹捧儒聖,其實是吹捧皇上。
畢竟,沒有皇上對儒聖遺篇的註釋。
這篇《格物致知篇》,實在是太過晦澀艱深,甚至可以說是狗屁不通!
正是因為皇上,才將儒聖遺篇提升了好幾個高度。
皇上實在是高明,不愧是儒門新聖。
如若秦昊不是一國之君,也必定是驚世大儒。
僅憑這篇批註,就足以青史留名,萬世流芳。
秦昊坐在龍椅上,對著眾人的吹捧,泰然受之,沒有半點不好意思的。
因為,在他看來,《格物致知篇》配得上這個稱號。
當然,並不是說四書五經不好。
四書五經再好,也是兩千年前的典籍了。
神州大地,人才輩出。
兩千年來,有多少才華驚豔之輩,一直研究四書五經,從其中挖掘出極其高深的政治學和道德倫理。
問題是。
儒門興盛了兩千多年,四書五經裡的東西,早已被大儒們研究透徹。
剩下的,也只有拾人牙慧,老生常談。
許多年輕讀書人,對這些陳舊腐朽的大道理,耳朵都聽出繭子了。
比如盧班。
論天資和聰慧的程度,他甚至還在諸葛雲之上。
畢竟,諸葛雲是恩科狀元。
而且,那時候大夏式微,權臣當道,朝堂紛亂。
參加恩科考試的人數並不是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