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這是我看見的最震撼的數數了。”
“我就說能寫出《一個黑人夢想》的蘇,怎麼可能是外行人。”
“這是我見過最短小同時又如此精彩的微型,在讀這篇
之前從來沒有感覺到戰爭竟然是如此的殘忍,這也是我第一次如此慶幸自己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一直對於蘇釋晨很冷漠邁克用他的管理賬號留下了這樣的言論,這可以說是一種認同。
“謝謝和平,謝謝蘇所寫如此精彩的微”
“面對參賽作者這樣的質疑,沒有本事澄清那自然只有沉默,可是蘇卻可以寫出很《one、to、three》這樣的作品,《世界愛》兩相比較起來,更勝一籌。
蘇完全可以當著記者的面回敬,這樣以來羅賓的質疑也將會煙消雲散。可蘇沒有這樣做,他選擇的是透過郵件的方式這樣發出來。相信如果不是羅賓發出來大家根本看《one、to、three》。
換種方式來說,蘇這樣做對他來說是沒有好處的,還很有可能受到名譽上的損壞,可他依舊這樣做了,我唯一可以想到的一個理由也就是蘇這樣做是在保護羅賓,雖說蘇只有十九歲可是這個舉動真的是有大師風範。”這是《環球》副總編弗雷的評語。
這下子對於蘇釋晨的評價徹底的倒轉了過來,按照弗雷的描述蘇釋晨寧願自己名譽受損,也要保護參賽作者的這種偉大情操,完全是讓人肅然起敬。
想想看有哪兒評委可以達到這樣的地步?
沒有自然是沒有,有的只是為了自己的名譽而推脫責任的人。
一向比較起來,無疑蘇釋晨顯得顯得更加的偉岸。冷酷評委這個稱呼竟然也慢慢的轉變為了褒義詞,就連那種極端的評分方式與蘇釋晨的所作所為比起來也變得讓人可以接受。甚至還有不少人認為這種極端的評分方式非常的好。
這就可以說是一個感官的問題,當你對一個人順眼了,那麼就算他的一些小缺點也會變成兩點。
冷酷評委,麻辣評委加與一生的蘇釋晨稱為的眾多節目邀請的首選。
“蘇大你還真偉大。”陳寧雙眼之中流露出的是一種尊敬的目光,這樣的情操的確是值得尊敬的。
“什麼偉大?”蘇釋晨疑惑的問道。
“就是這個”陳寧指著弗雷的留言。
“哦,用郵件發方便,在記著面前太麻煩了。”蘇釋晨隨口說道。
“就這樣?”
“當然就是這樣,不然呢?”蘇釋晨轉過頭反問。
陳寧目光之中的尊敬的的神采一下子就黯淡了“蘇大,你現在是在幹什麼?”
“幹什麼,之前這樣的黑我,難道就算了,才沒有這樣的好事。”噼裡啪啦蘇釋晨的指尖在鍵盤之上飛舞,很快一篇反駁文章出於蘇釋晨之手,釋出出去。
陳寧心中所想的完全崩塌了,弗雷將蘇釋晨想得太好了,蘇釋晨奉行的是問心無愧,而犯不犯我我不放人,人若來犯加倍奉還,因此蘇釋晨現在這個舉動可以說是給《太陽報》等等報刊再加一擊。
這樣可以說是得罪了《太陽報》,可是蘇釋晨讓《太陽報》出了如此大的一次醜,恐怕就算是你這樣做也是對上了,因此還不如得罪更狠一些,這就是蘇釋晨的一種思維模式,從來沒有想過和解。
《太陽報》可是銷售非常高的報紙,怎麼可能不還擊,迅速的撰寫了一篇文——
“《one、to、three》非常經典的一篇微型,蘇被稱之為世紀的最天才,天才偶爾的靈光一閃寫出這樣一篇精彩的微型很正常,可這不代表蘇就是一位短篇巨匠,更加不代表他就有資格將被人的努力評委零分,他沒有資格踐踏漠視其餘其他作者的努力,更何況《one、to、three》全文不到三百個單詞。莫雷斯特之所以是大師,是因為那三百多篇精彩的短篇,而不是單單靠一篇。”
《太陽報》原本就是一家非常具有煽動性的讀物,而這個時候主要的煽動了那些被蘇釋晨評委評分的作者,以及蘇釋晨作品稀少。
踐踏和漠視這兩個單詞用得還真好。
支援蘇釋晨的人自然是多一些,可是《太陽報》的支持者也不少,因此一時半會成為了炮嘴的形式。
一天,三天蘇釋晨與《太陽報》的爭執,原本還有可能持續更長一段時間,可忽然發生的一件事卻改變了這個局面。
亞洲捲起了一場金融海嘯,島國、華夏、韓國等等地方無一倖免。
好吧金融危機與蘇釋晨和《太陽報》的爭執是沒有直接的關係,可是蘇釋晨所寫的《一碗清湯蕎麥麵》,在島國這個陷入了金融危機的國家,這個影響就大了……(未完待續。請搜尋5du5,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