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竟然是樂府古題,古辭不存。有點意思啊,要知道,這個年代,不是專門研究故事的,連樂府舊題這種體裁都不知道,更別說寫這種詩了。看的出來,作者應該也是一個對古詩歌文化很有研究之人,怪不得能得到許老師的詩評。”楊志的心中被勾起了極大的興趣,迫不及待的往下看去。
作者:秦頌。嘶,這個名字有點耳熟啊,楊志仰頭想了一會,想起來了,他最近看的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的作者好像就是叫秦頌來著。
難道,是同一個人?寫詩歌的難度可比寫小說高多了,至少在楊志的心中是如此認為的,小說是通俗作品,而詩歌卻是嚴肅作品,兩者完全不能放在一塊比較。
按照鄙視鏈,寫詩歌的逼格要比寫小說的高了不止一籌。
繁雜的思緒在腦海中一閃而過,楊志懶得多想兩個秦頌是否為同一個人,這不是他應該關心的事,搖了搖頭,認真的往下面看去,他倒要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作品,能夠讓許景程為他親自寫詩評。
要知道,他郵寄過去的作品,可連《詩刊》部門小編輯的眼都過不去,更別說是許景程這樣的大佬了。
人比人,氣死人啊。
愛而不得讓楊志的心態發生悄然改變,從渴求變成了批判!
“行路難,秦頌,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楊志輕念出聲,只讀了兩句,他的瞳孔放大,頭皮發麻。
嘶呼,脖子好癢,要開始長腦子了麼?
僅憑開頭的兩句,他就甘拜下風,佩服的五體投地,憑自己的水平,怕是一輩子都寫不出這樣的文字。
懷著震撼的心情,楊志繼續看下去,“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一口氣讀到最後,“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強,太特麼強了。”楊志激動的一拍大腿,跳了起來,公交車上的乘客看傻子一樣看了他一眼,然後默默的移開些距離,這傢伙,不會是個傻子吧,還是離他遠點吧。
楊志並不理會路人的想法,自顧自的沉浸在詩歌帶給他的意境之中。
一首好詩,能夠給人以極大的力量。
讀完一遍,猶覺得不過癮,楊志從頭開始,復讀一遍,這回,他一個字一個字的閱讀,每一個字都要停頓許久,來理解這個字的用意,這裡為什麼要用這個字?要是換個字有沒有一樣的效果?
詩詞,是文字凝聚的魅力,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能表達出磅礴的世界,正如佛教所言,芥子納須彌!
芥子雖小,卻能容納龐大的須彌山。同樣的,每一個字雖小,其表達的意境,卻宏大!
許久,楊志全身無力,癱坐在座位上,他的思想,跟著詩人,穿越回古代,親眼目睹了詩中雖描繪的場景!
浪漫,豪邁,積極,這,正是他想要的感覺。
戀戀不捨的看完全詩,楊志開始看許景程為《行路難》寫的詩評。
吃完了大餐,總覺得意猶未盡,正好小嚐一下飯後甜點,就當消食了。
嗯,看完《行路難》之後,秦頌的地位,在他心中快速上升,以至於,許景程寫的詩評,淪落成了飯後甜點。
要是被許景程知道了這個想法,也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或者是哭笑不得?
“對不起,許老師,請允許我爬牆一個小時。”楊志心中愧疚,莫名有種ntr的背德感。
“大家讀完《行路難》這首詩,腦海中應該都會浮現出一位樂觀向上,積極面對挫折的詩人形象,我亦如此。詩中抒寫了詩人在向上的道路中,遭遇艱難時,產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憤情緒,但仍盼望有一天能夠施展自己的才華,表現了他對人生前途的樂觀和豪邁,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情調,這在當前社會中,是很難得的!
全詩一共不過八十二字,但它跳蕩縱橫,表現出了極為豪邁的情感,尤其是‘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兩句,引用了呂尚,伊尹由微賤到忽然得到君主重用的典故,表達了詩人自身心理上的急劇變化……”
“原來這兩句詩還用了呂尚和伊尹的典故了啊,漲知識了。”楊志目瞪口呆的看著許景程的詩評,教授果然是教授,賞析詩歌的角度和他完全不同,真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