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位成名小說家同臺競技,竟被一位毛頭小子拔了頭籌,實在丟臉。而且第一名和第二名,差了足足五萬塊錢,可不算小數目了。
宋炫明出手,正好給了他們一個介面。他們是成名已久的名家,擁有正統性,只要他們聯手說其不足,自然能改編普羅大眾的看法。
果然,帖子一出,小說名家的粉絲擁躉紛紛在下面跟帖:
“宋老師說的很不錯,麥琪的禮物除了結構足夠巧妙之外,毫無可取之處,結局的反轉也是為了反轉而反轉,拿第一有些差強人意了。”
“我剛看作者的主頁,以前竟然是寫三流媚俗小說出聲的,這樣的小說家怎麼能和宋老師相比,更可笑的是,他竟然拿了第一,真是可笑。”
“作者還是滾回去寫三流小說吧,別來碰瓷短篇小說了。”
“樓上的說笑了,麥琪的禮物排名第一是廣大網友投票選出來的結果,裡面說不定也有你的一票,現在作者名單出來了,就因為作者沒名氣就開始落井下石,真沒必要。”
“是啊,我覺得麥琪的禮物寫的很不錯,作者的文字功底很強。”
“……”
秦頌的鐵桿粉在帖子下面回擊,奈何他根基總歸太淺,鐵粉更多的是純愛小說和霸道總裁小說的女粉絲,讓她們開車行,但是讓她們開車撞人,攻擊性就顯得有些不足了,比不過數位名家的粉絲群體。許多最近才湧入的跟風觀望網友,一見名家發文炮轟,頓時心中猶豫起來,難不成《麥琪的禮物》真像他們說的這般不堪?只是譁眾取寵之作?
於是他們光速路轉粉,又光速脫粉,並且進行回踩。
“我就說麼,作者只是洋城大學的學生,寫出的作品怎麼可能和宋老師這樣的小說大家相比呢?”
“就是就是。”
“樓上+1。”
回踩的網友也說不出小說到底哪裡不好,只是嘴裡喊著“+1”,然後“哇哇”亂叫的衝上前線,被人當炮灰賣了還在幫人數錢。
聽專家的,總沒錯。
在華國,專家還是個褒義詞,有權威性。那種讓窮人出租房子,開超跑拉客的專家還沒出生。
大眾對於專家的盲目崇拜不是沒有道理的。
“三哥,你看薇渤了麼?排名第二的宋炫明好像不滿薇渤排名,在文學頻道發帖噴你。”陳宇航忽然湊在秦頌的耳邊小聲的說道。
“什麼?還有這事?揍他丫的。”《麥琪的禮物》可是貴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一歐.亨利最為出名的代表作,質量之高,毋庸置疑,沒想到這麼好的作品還有人噴,真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宋炫明的作品《奉承》,他看了,寫的雖然不錯,諷刺了阿諛奉承,見風使舵的小人,但也僅限於不錯而已。小說為了諷刺而諷刺,多了雕琢的刻意,少了妙筆而成的天然。
《奉承》和《麥琪的禮物》質量孰高孰低,作為名家的他們不可能分辨不出,只是欺負自己是個新人,拿身份壓人,倚老賣老罷了。
這種人沒必要慣著。作為文抄公,秦頌心中本就愧疚,再讓大師作品在華國蒙羞,更是罪過,以後還如何心安理得的搬運作品?
秦頌連最強女孩都沒來得及看,陰沉著臉開啟薇渤,找到帖子,仔細看了起來。呵呵,還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
帖子看完,秦頌滑動手機螢幕,看著下面的評論,回覆十之八九都是名家的粉絲,炮轟《麥琪的禮物》譁眾取寵,還有小部分能獨立思考的書友站在客觀的位置上,覺得《麥琪的禮物》得第一,完全實至名歸。
只要有眼力的,都能看出麥琪的禮物質量很高,可能看出來的人多,敢站出來仗義執言的人少。
世界就是這麼的現實。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是吧,秦頌點開自己的薇渤主頁,只要發動態回應,卻聽的“叮咚”一聲響,是自己關注過的人發了動態,並且還艾特了他。點開訊息提示,原來是教授李愛國轉發了帖子並且發表了自己的動態:薇渤的徵文活動辦的很火,秦頌是我的學生,麥琪的禮物我也看了,以我的看法,寫的很不錯,作者以簡單的故事情節表達了兩位主人公之間純潔的愛情,它代表了下層人物的悲喜,也包含了作者要表達的“人性美”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愛的無私奉獻”。
小說從開篇就構築了兩條線索,即明線與暗線雙重線索:楊先生賣表買髮梳是暗線,楊夫人賣發買錶鏈則是明線;雙重線索又非平均用墨,作者沿楊夫人賣發這條明線展開故事,透過對許多細節生動描述,表達了夫妻之間的愛。
作者的語言功底也很強,小說在語言功能下,將不同的動詞、形容詞、疊詞等連貫起來,在整部小說中,這些詞語的運用,既能表達出一種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也能呈現出更多的藝術魅力。
反轉的結局更是一大亮點,可以說,從標題到正文到結尾,處處都有作者精心設定的懸念。在作品的結尾作者打破了傳統的“順其自然式”的表達方法,採用了極端的“懸念式結尾”的寫作技巧,情節出乎意料卻又合情合理。
所以,我覺得《麥琪的禮物》得第一名副其實。以上,僅代表個人的觀點。
李愛國何許人也?那可是參與大學教材編輯的大佬,在整個文學圈地位極高。註冊了薇渤之後,除了分享一些詩歌文學就沒發表過動態,沒想到今天把這尊大佛給炸出來了,真是活久見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