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彥想留張平坐一會兒,這左都督在山西於千軍萬馬中救了周遇吉是怎麼做到的呀?他佩服,但想不出來,要是他,把自己搭上也不行。
另外,他也想和張平交流一下軍隊的徵集、訓練和今後用兵的想法。
現在,王朝的軍隊還有沒有戰鬥力?他是很懷疑的,不用看別的,京營都這樣了,其它的軍隊肯定也好不到哪裡去,治軍必須治將,這選拔將領該如何?王家彥也想聽聽張平的高見。
另外,李自成已經發展到百萬之眾,遼東的建虜仍在虎視眈眈,要制定何樣的戰略?他覺得皇上撤回寧遠的吳三桂部是對的,下一步該如何收復寧遠、甚至遼東呢?國土不能就這麼丟了。
張平在早朝上將寧遠和山海關的本質說的是那樣的清楚,王家彥相信張平這個年輕的都督絕對是高瞻遠矚的,肯定也有具體的想法,他甚至懷疑撤軍寧遠不是皇帝朱由檢想出來了,而是這位都督大人說服皇上的,因為他知道皇上原來是什麼樣子。
“都督,有時間麼?”
張平知道王家彥想幹什麼,但他確實沒有時間,他想先找蔣德璟談談武器製造的事兒,他之所以提出成立工業製造局,乃是因為他知道武器製造的管理部門在工部,而工部下屬有沒有專業的軍工廠都難說,恐怕是想造什麼了直接找民間的鐵匠,這哪行呢?戰爭迫在眉睫,製造武器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工部製造兵器的職能在虞衡司,這虞衡司吧,人不多,管的事兒可真不少,國家度量衡的制度、官用器物的製造,收發及各地軍費、軍需、軍火製造、開支的核銷,採辦東珠,管理熔鍊鑄錢,採辦銅鉛硝磺,任免寶源局監督等事都歸它管。張平知道虞衡司肯定沒有什麼懂專業的人才,如果這些人能稍微懂那麼一點點,也就是到了崗位才學的,也僅僅是懂一點皮毛。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這個時代仍就是一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時代,關鍵是讀的那些書都是什麼四書五經一類的,一點用都沒有。
國家制度有時候也是影響社會發展的重大因素,人人都覺得生產技術不過是雕蟲小技,是下巴里人乾的,科技要發展,鬼才相信呢?
“王大人,這樣吧!本都督確實很忙,如果你願意,晚上到本都督住的地方去,我們可以長夜漫談。”
王家彥聽了是太高興了,“今晚下官就去拜訪大都督。”
“歡迎!就這麼說好了,王大人下班後可以直接去,本都督住在北驛館,讓他們準備好酒菜,漫漫長夜無以為樂,我們邊吃邊聊。”
“哪下官就叨擾了。”
張平又回到了乾清宮,派遣金之俊去找畢懋康的事兒要向朱由檢彙報,他又不是內閣成員,沒有權力直接派遣官員去辦差。
“燧發槍?”
“對!燧發槍!”
張平告訴朱由檢:“這種槍應當說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單兵武器了,西方的軍隊已經開始列轉,我們已經落後了,人家就是離我們遠,沒有辦法將大量的軍隊派過來,否則早就將我們滅了。”
“你說我們已經落後了?”
“至少在軍事上。”
“那這種槍什麼樣子?”
“槍的模樣到什麼時候都差不多,這種槍和火繩槍的發射原理是一樣的,但不懼雨雪,什麼時候都能用。”
“這等厲害?”
“當然!”
“你說畢懋康會造?”
“對!十二年前他就研究出來了。”
“十二年前?哪他為什麼不獻給朕呢?”
“呵呵!肯定給你獻了,你沒有當回事兒,再說,就你所用的官員能看的起這種雕蟲小技?”
“特麼的!周延儒誤我?”,朱由檢又想起了周延儒。
“你才知道呀?一個能搞大發明的兵部侍郎,官都當不下去了,你說你都用的什麼人?”
“莫說了,莫說了,煊兒,你做的對,以後有這種事兒你直接安排好了。”
汗顏!汗顏!朱由檢絕對汗顏。
“這是肯定不行的,緊急的情況下,臣可以這麼做。”
“好!朕給你這個權力,但為什麼要金之俊去尋找畢懋康呢?軍事形勢這麼嚴重,兵部的差事很重呀?”
“呵呵呵呵!臣告訴你吧,金之俊這傢伙是一個軟骨頭,李自成打進來,他直接投降了李自成,李自成敗了,他又投靠了建虜。”
“真的?金之俊太特麼的可惡!”
“對!這種人非常的可惡,臣之所以讓他去,就是各部官員還沒有調整,溜溜他的腿,也算是廢物利用,等他回來了,想法將他咔嚓了。”
“哈哈哈哈!你呀,太鬼了,就這麼辦!朕同意。”
“哪臣去找蔣德璟聊聊成立大明科學院的事兒。”
“你先別找他了,他剛剛來過,請示成立農業生產開發局的事兒,到處找人,正抓人出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