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分析實事而設計於張鈞,與曾皇的想法不謀而合,得到了曾皇的認可,更說服了其他統帥,這些統帥更對宋王的智計佩服的五體投地。連曾皇都連連點頭讚許宋王謀略高深,比曾皇分析的更加透徹。
“宋王,你認為什麼賞賜更能有效的制約張鈞,而達到我們的目的。”曾皇問道。
“用張鈞抵擋冷皇不難,畢竟赤焰關將士與雲陽國有世仇,不到一定時候,張鈞不會選擇與雲陽國結盟,就更別說投降了。”
“想要得到張鈞手下的軍心也不難,送去的這些晶石和那些讓張鈞處理的人渣,就足以讓張鈞失去大部分軍心了。”
“最難的是如何激化張鈞與八王一夥的矛盾,讓他們成功火拼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眾所周知,八王是原大太子的長子大皇孫,因為曾皇的即位才與曾皇結仇。而朝著一幫老臣與五大家族中的三族及八王一脈的皇族趁機支援大皇孫,”
“當時差點顛覆了曾皇剛剛坐穩的皇位,是曾皇適時讓步,下令給大皇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八千歲地位,才平息了朝內的火拼爭鬥。”
“大皇孫很在意這個八千歲、八王爺的名號和地位,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把張鈞的封賞更上一步,冊封張鈞為九千歲、赤焰王,完全壓制八千歲的名號。以八王爺的性格怎麼會不動怒,?”
“這還不算,我們在將赤焰關所屬土地一併賜給張鈞,作為九千歲赤焰王的封地,這樣張鈞名正言順的有了自己的地盤,何愁不與雲陽國為敵。”
“只要張鈞接受了封賞,我們就成功了一大半,剩下的就等時機成熟之際的雷霆一擊了。”
宋王的提議就連曾皇都下了一跳,九千歲只與萬歲一步之遙,這樣的封賞是不是太大了一些?
“這道也是個辦法。只是赤焰關沃野萬里,轄下共計有十億的百姓,如果眼看著張鈞在赤焰關做大做強,那我們今後將如何控制?會不會得不償失呢?”一名統帥提出質疑。
“這個我早就想到了,你們說張鈞最大的倚仗是什麼?”
“火器軍是張鈞最大的倚仗,其次就是四大宗門的支援”剛才的那名統帥說道。
“完全對,咱們先說四大宗門。”
“懷王宮勢力最強,高手如雲,但是畢竟懷王是皇室的人,曾皇的親叔父,他還不至於與曾皇決裂,頂多是兩不相幫。這次赤焰關傳來的密信中就可以看出,懷王退位給張鈞,就明顯是避開之意,所以我們不必介懷懷王宮的勢力影響。”
“而支援張鈞的武修,最多人的勢力要數東山學院,這個東山學院是張鈞的背後根基,支援人數至少九成,我們對他不得不防,可以在每年赤血國招生之季,暗中支援其他的三大學院大力招收學員。弱化東山學院在赤血國中的影響,這樣釜底抽薪慢慢東山學院也就衰落了”
“最難對付的是煉器宗和藥王谷,這兩家在武修世界的地位極高,要想對他們下手,恐怕要費一番周折。但是這兩家的廣大門人,對張鈞並非絕對服從。煉器師和煉丹師、煉藥師,每一人都高傲的要命,不在本職業技藝中打敗他們,讓他們心服口服,即使給張鈞個門主來當,都很難讓他們服從的,所以在四大宗門中,這兩家還是靜觀其變不惹為妙。”
“何況千百年來朝廷與各宗門之間有明文約定,朝廷不干涉各大宗門的發展,各大宗門也不得干涉朝廷的內政。所以四大宗門不可能明目張膽的支援張鈞叛國,除非他們不想在赤血國呆了。”
“我們再說說張鈞最大的倚仗,火器軍。”
“火器軍的威力不是軍隊,而是火器,而火器的來源只有兩個地方,據說張鈞有座隱秘的軍事要塞叫做兵工廠,是製造火器的地方。還有就是這些火器的原料來自於煉油谷,”
“我們只要趁機佔領這兩個地方,就會得到源源不斷的火器供應,到時候張鈞何足懼哉,八王也會臣服,雲陽國也會唾手可得,甚至整個赤色大陸都是我們的天下。”
“而我們劃給張鈞赤焰關為封地,而撤去煉油大臣的職務,這就名正言順了,張鈞想反抗都沒有理由。”宋王揶揄的表情看著諸位統帥,心道就這幫豬頭,豈能明白我宋王的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