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焦仲卿在八歲這年,多了個妹妹。
然後是父親果然因公殉職了。在一次追剿賊寇的過程中,不慎跌落山崖,撇下母子三人,走了。
這讓焦仲卿悲傷之餘,非常自責,認為是自己把父親咒死了。如果不是他總想著父親會因公殉職,父親也許就不會死了。
好在,父親當了多年小吏,家裡頗有積蓄;母親又心靈手巧,是個紡織能手,別的婦女最多隻能三天織出五匹布,還是不帶花紋的布;而母親三天就能織八匹布,布上還帶著好看的花紋!
這種能力,也讓母子三人的生活有了高質量保障,家境倒也維持在小富之家的程度。
唯一不好的是,父親亡故之後,焦仲卿經常整宿整宿的做噩夢,偶爾也有好夢。
總的來說,噩夢居多。
這其中,有一個夢出現的頻率最高,場景最清晰。
夢裡的內容是這樣的:
【父親亡故之後,他與母親和年幼的妹妹相依為命,長到十八歲時,遇到了一個非常賞識他的太守,在其麾下做了小吏,此後頗受太守賞識,常有提拔,主從感情愈深。
後來忽然有一天,一個蠻橫不講理的狂徒帶著幾千人來到了廬江,粗暴地將這個受人愛戴的太守給殺死了。
他很生氣,想不顧一切為府君報仇,但卻因勢單力孤,無能為力。無奈之下,只好隱忍下來,繼續做小吏,伺機為恩公報仇。
此後,每年清明重陽,他都會去為故太守掃墓,祭奠。
併發誓此仇不報,決不成家。
但他的敵人太強大了,麾下足有十萬兵馬,他區區一個小吏,要權沒權,要兵沒兵,想要為恩公報仇,談何容易?
就這樣過了幾年,一直也沒有等到報仇的機會,眼看二十好幾了,還一直孑然一身。焦仲卿架不住母親的唸叨,娶了隔壁的隔壁的隔壁柳樹村的劉蘭芝為妻。
由於發誓為恩公守節的緣故,夫妻二人雖然恩愛,成婚後兩年卻也不曾行過周公之禮。這導致妻子一直無有所出,婆媳關係緊張,最終釀成了悲劇。
好在,臨死之前,他終於為府君報了仇,經過縝密部署,殺掉了那個狂徒。】
一開始剛做這個夢的時候,焦仲卿頗不以為然;後來做的次數多了,便開始上了心。
這一天,趁著放牛的間隙,他悄悄跑到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柳樹村打聽了一下,發現柳樹村果然有個3歲的小女娃叫劉蘭芝,長得如瓷娃娃一般,特別好看。
於是焦仲卿開始相信了這個沒頭有尾的夢,懷疑自己這是轉世重生了,而且,這一世他帶上了上一世的記憶。
八歲半的焦仲卿一夜之間成長了許多,獨自思考了很久很久,終於意識到,如果這個夢是真的,那麼自己將來就會和妻子劉蘭芝共赴黃泉。
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悲劇,他必須要從現在就做出改變。
此後,焦仲卿每日放牛割草之餘,開始留意周邊地區,哪裡有高人傳授學識與武藝。
他要學武自保,還要學文以修己身,以便將來可以出人頭地,避免府君被狂徒殺死,也給劉蘭芝和自己一個更完美的結局,
很快,功夫不負有心人,焦仲卿終於打聽到,有個大儒住在四十里外的舒縣郊外,上午傳授君子六藝,下午傳授儒家學說。
於是,是年九歲的焦仲卿向母親索要了一大筆束脩錢,帶著隨從踏上了拜師求學的道路。
大儒姓蔡名邕,字伯喈,是年51歲,是天下有名的大才,光和元年(178年)的時候,因躲避黨錮之禍而漂泊江南,至今已有六年。
蔡大儒膝下還有一女,名曰蔡琰,年歲與他一樣,也是9歲,聰慧伶俐,模樣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