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還有一個特別的原因,也是為了四州的穩定,這次新皇登基,遠在北邊的蒙州,真要齊聚四州的高層,這要出了什麼事,不久一網打盡?
而且這次登基過後,蘇閒最多在蒙州待個幾日後,便會南下返回,與其千里迢迢的參加慶典,不如待在各州,全力調動各州的力量,隨時保護蘇閒的安全,這才是最適合眼下的辦法。
這些高層未能出現,就連黃子澄也沒有多少怨言,默不作聲。
隨著眾多大臣武將的入場,府邸的正堂頓時熱鬧許多,趁著蘇閒還未出現,他們這些人相互走動交談著,能出現在這裡的,基本上都是老相識了。
本來都不在一州,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好好的聚一聚,正堂的熱鬧那叫一個嘈雜。
蘇祁安穿行中間,對著四周之人一一點頭回應,在場的基本上都是他的老部下,相比較蘇祁安的淡定,這些舊人一個比一個激動。
如果不是顧及蘇祁安如今的身份,和現在的場合,說什麼也得上前灌上幾大杯。
當然除了這些老相識外,還有一些蘇祁安不太熟悉的新人,就比如最近蒙州新提拔上來的官員,蘇祁安只聽過名字,並未見其人。
這些人見到蘇祁安,多少有些拘謹,看著蘇祁安朝著他們走來,皆是抱拳行禮。
緊張的不止是蒙州的官員,還有隨著蘇閒登基後,重新組建的六部官員。
之前蘇祁安以王的身份,統領一方,為了管理三州之地,特意將境內的行政給劃分了三司,三司之下,分別管理著各郡縣。
這種運轉,對三州來說綽綽有餘,哪怕是在加一州,也是如此,但今時不同往日,隨著四州之地擁有了新皇,在按照之前的三司管理,多少有些不合適。
畢竟,新皇登基後,他們的目標可不是侷限於三州、四州,而是整個大涼,為了提前適應,也是為了重組機構,這才特意將過去未提到的六部,再度重組。
重組的六部,並非對接新皇,而是歸於政務司之下,由六部充當郡縣與政務司之間的橋樑。
看上去,多了一道程式,貌似變複雜了,可實際上,給政務司減輕了壓力,提高了效率,同時也給新皇慢慢接手的時間。
這要是還按照以往的方式,下面郡縣直接對接政務司,在由政務司,轉給新皇,那新皇的壓力會很大。
這還只是一司,要是在加上諜政、軍機二司,怕得忙死蘇閒,為了有個過渡的時間,這才重組了六部。
重組六部的事,說起來與黃子澄多少有些關係,不說一開始這事是黃子澄提出來的,就後面重組六部跑前跑後,黃子澄是出了很大力的。
重組六部,蘇祁安並不反對,從長遠來看,利大於弊,只不過沒想到黃子澄的下手會這麼快。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憑藉他的為人手段,加上他超品國公的身份,六部官員中,起碼有一半的人和他關係不錯,從這點,便能看出黃子澄交際的手段。
當然,倘若蘇祁安不願,只需一個安排,便能重新將六部過一遍,但他沒有這麼做,這些官員本身就沒什麼不對,不能因為與黃子澄交好,便直接將其廢除,真這麼做,未免顯得蘇祁安心胸太狹隘了。
而且黃子澄能做這事,不就是他放任的結果,這還沒開始呢,便迫不及待的收網,只會顯得蘇祁安太過愚笨了。
蘇祁安反而很好奇,這位黃國公究竟有什麼手段,能夠把自己給扳倒?
蘇祁安目光收回,同樣上前幾步,向著六部官員點頭示好,就在六部官員回禮後,這時,一道熟悉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永川王走的還真快啊,老夫一直想尋你,硬是沒尋到,看來還是年紀大了,體力有些跟不上呢。”
蘇祁安轉頭,笑著道,“呵呵,黃國公說笑了,就國公這般精神矍鑠,在活個二十年都不成問題,在健康方面,本王還得像國公請教呢。”
出現在蘇祁安身邊的,不是別人,正是黃子澄,除了他,也就沒幾位大臣敢這般突兀的站在他旁邊。
黃子澄擺了擺手,笑呵呵道,“永川王真會說話,說的老夫心裡去了,日後有機會,定會找王爺聊一聊健康的問題。”
“對了,王爺如此盛宴,怎麼沒看到王都護、謝侯呢,這個場合他們不在,是不是有些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