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本來已經有點接受劉鴻漸要封地的事實,但他並未打算讓劉鴻漸遵循祖制,而是即便劉鴻漸有了封地也打算利用皇帝的身份要求他呆在京城。
反正違反祖制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大不了再受群臣一些責難,他們二人這些年皆被百官不知口誅筆伐了多少次,都已經見怪不怪。
沒曾想劉鴻漸竟然要將封地選在東瀛。
“什麼?東瀛?”朱慈烺大吃一鯨。
歷朝親王都不想封地距離京城太遠,只有皇帝待見的親王才會被髮配般的將封地封到偏遠之地。
而東瀛偏不偏且不說,遠肯定是挺遠的,還隔著東瀛海和遼東灣。
問題還不在這裡,問題是東瀛根本就不是大明的疆土,而且如今還在進行著大混戰。
“對,就是東瀛,這樣我就沒辦法就藩了,而且我還挺喜歡那兒!”劉鴻漸說完就揮了揮手打算打道回府。
只餘朱慈烺呆愣愣的站在那兒,他想了一會兒才想明白,估計這也是劉卿給自己找的藉口吧,畢竟一個不屬於大明的封地又怎麼去就藩呢?
其實劉鴻漸壓根沒想到這點,東瀛遲早會是大明的囊中之物,否則他也不會在那邊佈局人手。
選擇東瀛作為藩地有好幾個原因,其一是因為東瀛地處第一島鏈,能在海面上阻敵。
其二是他認為東瀛的大和民族向來是白眼狼,需要他來進行改造。
其三是東瀛地處海中並不與任何大陸接壤,是個絕佳的領地,也是他為以後考慮定下的基地。
其四是如果他的領地在東瀛,與臺灣島上的鄭大木互為犄角,歐羅巴外敵就休想對大明內地有覬覦之心。
其實他有想過將領地設在臺灣,但鄭大木已經在那邊開始訓練南洋水師,他又怎麼好意思去搶把兄弟的領地。
而且以他對鄭大木的瞭解,鄭大木的愛國情懷絕對不比自己差,倘若以後有戰事肯定敢為朝廷赴湯蹈火。
雖然目前東瀛還不在大明的掌控中,但劉鴻漸知道這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荷蘭國想在東瀛搞事情簡直是不自量力。
也不想想大明距離東瀛多遠,而荷蘭國本土距離東瀛有多遠。
目下大明外海的封鎖已經解除,荷蘭國深陷東瀛泥潭,聞聽打又打不贏,退又不甘心,已經到了騎虎難下的境地。
聽小朱說目前天津寶船廠的第四艘裝備榴彈炮的鋼製鐵甲戰艦已經下水,這四艘新式戰艦將是北洋水師的依仗。
劉鴻漸認為目前大明水師已經有了與荷蘭人叫囂的本錢,並決定過幾日就去寶船廠看看情況,回家的路上劉鴻漸不禁想到。
沒過多久劉鴻漸就帶著一群親衛來到西山山腳下,西山相比一年以前更加繁榮了。
西山周邊大片的耕地被建成各類工坊,當然,將近一半是西山商合的產業,西山周邊防衛依舊十分嚴密。
山上不僅住著他的家眷,還有軍械所的一種高階工程師們,就連朝廷目前也開始重視起了工匠們,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工匠的能耐竟然如此大,大到足以改變大明。
示意除卻原有的護衛外,內閣聯合兵部得了皇帝首肯後,又從禁衛軍中調來整整四個千戶的兵力對西山進行全包圍式的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