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德川家來說,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商人仰慕他們的天皇並想去覲見一番,這並沒有什麼值得可疑的。
劉鴻漸定下來的事從來很少有人能改變,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
從長崎到京都不算近,敲定了行程後,劉鴻漸第二日便帶著一行人前往京都。
隨從也不多,算上牛大棒槌一共十五個人,只不過這些人人手一把擦得油光錚亮的akm。
這玩意兒是稀罕物,外形又與東瀛國內的舊式遂發槍迥異,外頭裹上一層麻布,只要不放槍根本沒人知道這東西是幹嘛用的。
左衛門自然也被帶了來,他是個稱職的翻譯。
一行人有驚無險的足足走了**日,當真的站在了天皇皇宮大門前,劉鴻漸又忍不住搖了搖頭。
這……也太寒顫了吧!
破舊的宮牆還沒大明皇宮的一半高,大老遠就能看到宮牆裡頭破舊的木頭宮殿,從大門往裡瞅老遠壓根見不到什麼人兒。
如果不是門口還站著幾個守衛,劉鴻漸還以為來到個破舊的道觀。
只是更讓劉鴻漸驚掉大牙的還在後頭,一番通融之後,劉鴻漸終於見到了心心念唸了好些日子的天皇。
恰逢早上,年僅十六歲的後光明天皇在早飯時間接待了劉鴻漸,他在喝粥。
天皇在喝粥?劉鴻漸的眼睛都直了,而且看那粥的顏色,分明裡頭還混著一部分糠!
這玩意兒是遇到天災的年月兒,大明內地百姓飯桌上的必備之物,現在竟然出現在了東瀛國皇宮裡,而且還是天皇在喝!
若不是這小天皇喝得津津有味兒的,劉鴻漸都以為這廝是在演戲,他真想對這年輕的天皇來一句,何不食肉糜?
“大人,您應該向天皇行大禮!”左衛門自己行了禮後,見劉鴻漸站在邊上盯著天皇碗裡的粥發愣,提醒道。
“尊敬的天皇陛下,冒昧的請見您,是因為我希望以個人名義給皇宮供奉,以修葺皇宮內陳舊的宮殿。”
劉鴻漸沒理會左衛門,站在後光明天皇的寢殿內拱手鞠了一躬開門見山道。
他奉行實用主義,在他看來那些繁雜的禮節都是虛的,只有他手裡的錢卻是實實在在的,他不認為這小天皇會拒絕他的好意,因為這小天皇他爹後水尾為了養活宮裡的人幹過更離譜的事兒。
“你能供奉多少?”果然,紹仁在聽了左衛門的通譯後馬上放下了手裡的粥,他並未在意劉鴻漸是否給他行了大禮,這些禮節幾乎已經被幕府的人踐踏的不值一提了。
“十萬錢。”劉鴻漸也不含糊,隨口道。
紹仁是後光明天皇的名字,十萬錢,是指東瀛國目前流通的寬文通寶,十萬錢約等於大明的萬兩白銀。
十萬錢不算多但也絕對不算少,劉鴻漸現在財大氣粗,但之所以只報了這麼個數字,最大的原因是把這小天皇給嚇住,畢竟他只是個陌生人。
劉鴻漸確實沒有玩虛的,當即讓左衛門遞上了一章價值十萬錢的銀票,還是京都城內信用最好的本地錢莊。
可誰料想即便如此,年僅十七歲的天皇還是將嘴巴張成了o型。
“我聽聞你只是個來自大明的商人,你為什麼要給皇宮供奉?”紹仁愣了片刻,才收回了放在銀票上的目光道。
……
ps:經考證,德川幕府時期,天皇最困窘時確實以粥度日,而且粥內加兩成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