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沙村到安平鎮,不過兩刻鐘功夫,一路上劉鴻漸只標語就看到了不下二十副。
其實這也算張國興玩的心理戰,這些百姓們雖然不大識字,但只要各村的村正明天反覆教習,這些人即便是忘性大,只要走路時看到這些標語馬上就會想起來,真真是強行灌輸思想,強行淡化朝廷和儒家。
還沒到安平,泉州知府便親自趕來相迎,一路上自是噓寒問暖喋喋不休。
如今泉州的主官道在秦家兄弟的主持下已經率先修成了水泥路,這讓劉鴻漸十分滿意,順便還問起了京廣線的進度。
“回稟王爺,如今南線也已經基本完工,只是多有人反映說,新官道會跑壞馬蹄子。”泉州知府孟良臣不敢隱瞞低頭說道。
官道本來是不允許百姓、商賈佔用的,但朝廷專門釋出了佈告,新官道任何人都可以用,前提是要交錢。
過路費收的也不多,一百里收十文錢基本上只要不跑遠路百姓們都出的起,而且新官道修得極為平滑,馬車跑上去再也不用顛簸,也很受百姓特別是商人們歡迎。
只是沒過多久就有人發現,新的官道對馬匹傷害特別大,首先是馬蹄,新官道地面過硬使馬蹄失去緩衝,帶馬蹄鐵又會導致容易滑倒。
一般的速度還好,慢悠悠的特別舒服,但如果是有急事的人想要快馬加鞭,基本上跑不了多久馬就因為膝蓋無法承受而不得不更換馬匹。
“恩……這倒是個問題。”劉鴻漸皺眉道。
還是個比較棘手的問題!
因為一開始誰也沒想到,工部的人首先是第一次修這種路,而劉鴻漸乾脆是以後世的想法太想當然了。
畢竟後世用的都是橡膠輪胎,等會兒……橡膠?
“常鈺,西山商合那邊有沒有橡膠樹的訊息傳來?”劉鴻漸扭頭問後頭的常鈺道。
年初的時候劉鴻漸便與英國公張為先他們幾個打好了招呼,專程派了人遠航南美,就是為了去尋訪位於亞馬遜叢林中的橡膠樹。
這東西對於工業已經起步的大明來說助益頗多,倘若橡膠能順利在兩廣、雲南、海南種植,最起碼能解決目前新官道的問題。
馬車的木軲轆再也不用與地面硬碰硬,甚至馬蹄鐵也可以換成橡膠製品,既可以防滑還可以起到一定的減震作用。
“回大人,目前還沒有,咱們一直在海上飄著,興許是訊息沒傳過來也說不定。”
常鈺一直負責訊息聯絡,包括錦衣衛和西山商合,有什麼緊急事都是透過他來傳話。
劉鴻漸想想也是,只好回到京城再過問,而後一行人徑直的回了安平。
見到劉鴻漸回來,在院子裡發呆的李香君、董小宛二女趕緊迎了上去,又見劉鴻漸身後還跟著鄭森,二女收起心中的疑問施了一禮。
“大兄,這兩位是……”鄭森見兩位美若天仙的女子迎來,不禁痴楞了一下,又覺有些失禮轉過了頭。
“這是你的二位嫂嫂,小宛快去做些拿手菜,為夫外頭奔波良久,可有些日子沒嚐到你的手藝了。”劉鴻漸遞給了二女晚上再說的眼神道。
鄭森當然認出了這兩個女子,畢竟當年他也算是南京城內有名的公子哥、富二代,他只是詫異於這兩位曾經叱吒南京的才女因何出現在這裡。
故地重遊對於鄭森來說心情也很複雜,這裡曾經是他的家,可現在父親歿了,幾乎是在一年間,鄭家便落魄的被歐羅巴人打到了家門口。
劉鴻漸之所以將鄭森安排在安平的府宅,一來是沒有將鄭森當外人,二來這兩天他就要帶著二女回北京,這裡本來就是鄭家的宅院,現在應該物歸原主了。
可誰知鄭森極力推辭,可能是睹物思人吧,說什麼也不肯受。
而且如果此去京城順利,他很可能以後會在臺灣居住,劉鴻漸也是痛快人,畢竟都是把兄弟,他的家就是鄭森的家,二人並未因此產生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