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安靜地記錄好這些房間的空氣溼度、氧氣含量、氣壓等引數,然後手動檢查了所有的裝置,又和自己的同伴對比了一下資料。
即便,各種人工智慧早就將這些資料記錄下來了。
究其原因,是為了“安全”。
多人一組工作,不僅能夠保證資料的安全,還能保證其他亂七八糟的情況出現。
在21世紀,國際空間站曾經發生過“漏氣”事故。
空間站上竟然出現了一個小洞,而且根據小洞的破壞情況,大機率是人類,透過某種機械鑿出來的!
空間站漏氣可是致命事件,怎麼辦?
只能用膠帶把它給封了。
直到現在,這個小洞的出現原因還是個謎團,沒人能夠知道真相究竟是什麼,也沒有人知道,到底是誰破壞的……
“所以,為了避免某些變態,自己不想活了,還要暗地裡搞破壞,我還是建議兩人一組。”組長王鑫幽幽地說道:“最難揣測的就是人心,特別是某些抑鬱症的,精神分裂的……”
這個故事知道的人不多,張遠情不自禁和自己的同伴對望了一眼。
“王哥,真的假的?”有一位女生情不自禁問道。
王鑫嘿嘿一笑,也不回答。他檢查完整個船艙後,大手一揮:“好了,今天的工作就到這裡,大家解散吧!”
接下來是自由時間。
對於張遠來說,這些自由時間幾乎全部分配在學習上。
他對目前這種無關緊要的工作,實在是有些厭倦了。他已經在飛船上事先實習了一年,現在這樣重複學習,簡直就是浪費人生!
張遠恨不得立刻從事一些更加高階的職業。
可是崗位調配這種事情,需要拿得出手的成績才行。
剛剛吃完午飯後,張遠接到了幾個新的訊息。
第一,“創世紀科技有限公司”終於成立了,他可以開始機器人控制程式中的部分工作。
張遠曾經和地球上的幾個助手通了幾次電話,一個個學歷都是碩士、博士,搞得他怪不好意思的。不過沒關係,為了這項工作的順利展開,他已經準備了很長一段時間。
第二,他的那篇論文也被《科學先鋒》期刊正式接受。
《科學先鋒》的編輯甚至還表示,這麼好的文章,可以加急刊登在最新一期的期刊上。
“有了拿得出手的作品,終於擺脫了社會底層身份,真好!”
心中美滋滋,這篇論文的靈感雖然是自己父親提供的,但將靈感真正地描述出來,也是一項不錯的工作。
對於他本人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鼓勵。
他正想要打個電話,將這份喜訊彙報給地球上的王鍾教授,手機突然響了起來。
“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