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話我說過很多次
卻只走進了你的靈魂
同樣的事我努力過很多次
卻只牽起了你的手一起走
看著過去傻傻的自己
更加珍惜現在的伴侶
不近人情,渾渾噩噩如我
溫柔體貼,美麗動人是你
致林柔兒
韓森在跟林柔兒的相處中找到了一種更高階別的相處,也就是那麼突然的一絲靈光閃動,讓韓森想到了為自己的女人寫點什麼,把日常的小事和感想寫成句子讓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以前的韓森是不喜歡在微信上發表煽情句子的,多是轉載和評論。就算跟寧仙兒在一起兩人也是偷著樂,沒有在QQ上大肆宣揚的。如今到了30歲了,韓森跟林柔兒結婚過上了穩定的日子了,韓森的心境發生了變化,閒來無事,總想寫點什麼說點什麼點綴下平淡的生活。
如果每天貼個圖,曬個飯,曬個景什麼的略顯單調,於是韓森結合自己看過的詩歌和句子,開始了新的征程,用半詩句半口語的方式記錄自己的生活。寫出來的算不上詩詞更算不上小曲,只是自己內心的聲音。如果生活中沒有一點有趣的儀式日子久了人就會變得乾癟癟的。
韓森打破了寫詩一定要工整的魔咒,在韓森看過的源氏物語裡面就有俳句的表達方式,可能一兩句就能特別清新脫俗,沒有嚴格的成行成列,大氣磅礴,格式工整,更多的是音律的要求。當然咯,這也只是韓森的一點粗淺看法,並不是對俳句真正的理解。
在讀書那會,韓森還是很希望自己滿腹經綸,出口成章的,可惜實力不濟,到了30歲這個當口也只能亂寫幾句來娛樂娛樂。也不怕人笑話,只是自顧自的寫著。
鼓勵韓森一直寫下去的是林柔兒看到這些句子的反應,很幸福,因為這些句子是為她寫的。韓森似乎摸到了點竅門,那就是先放棄對格式工整和平平仄仄的追求,只講求將感情表達的最真摯。先且寫著,以後熟練了再慢慢的要求格式。
結果是寫了一首接一首,一發不可收拾,因為寫詩填詞作曲除了天才的文心雕龍,妙筆生花,氣吞山河的創作外,還有一種平民的創作方式,那就是起筆動念再填詞入框,最後注入感情。
很多句子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而是琢磨出來的,雖然比較粗淺,可也還算成文,如果整日的咬筆桿想著曠世奇文那是決計寫不出的。畢竟李白只有一個,白居易更是難得。
韓森最推崇的詩人就是白居易,因為他的作品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大氣磅礴而又婉轉柔情。韓森有時候甚至在想,白居易是在以身作則的在推行一種文化,那就是人人都是詩人,人人皆可作詩,有情即有詩。人人都可以寫出自己心中所想,心中所感。
詩歌應該是人們的營養品而不應該是裝飾品,詩歌可以吟詠,也可以品味,可以潤色枯燥的生活,提升生活的情趣。
想當年,韓森靠著幾句拗口的煽情的情話追到了寧仙兒。用堅實的臂膀追到了利姍兒,用平實的真誠追到了陸琴兒,用靠近的親密追到了章敏兒,一切切都像一處處大戲一樣在眼前打轉。如今韓森用防詩歌的句子讚美自己的妻子林柔兒,表達自己心中的愛意,如果沒有經歷過生活的打磨,韓森是寫不出來的。
是一路走來的艱辛和甜蜜讓韓森變的沉穩堅毅,是不斷失敗後的心灰意冷,百折不撓讓韓森變的通透清醒。林柔兒不是他一直在找尋的那個人,卻是最適合的那個人,她是上天安排的,天意最大。
韓森不再糾結所有的問題,他一心一意想跟林柔兒過好日子。轟轟烈烈已經不適合他了,他要的是天長地久,歲月靜好,一路相伴,舉案齊眉,夫唱婦隨。他要的很簡單,林柔兒都給了他,他想寫詩寫句子讓這份愛永遠的銘刻在彼此的心中。
如果說詩詞有什麼用的話,就是讓愛情變得更加甜蜜,迷人,生活變得更加充實而又美麗。如果愛一個人,就寫出來,如果想一個人,也寫出來,如果放不下一個人,也寫出來,過段時間拿出來看,你會發現,愛更濃了,想念更深了,沒有什麼放不下了,感情都在句子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