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森是為數不多的徹底抵制中國式飯局的人。所有的飯局,非交流真情實感的,韓森都是從頭到尾負責吃飯,聽別人吹水閒聊,把酒言歡,爛醉如泥,醉生夢死。
韓森搞不懂一堆並不熟悉的人在一起為什麼要拼演技,說著虛偽至極的臺詞。加上勸酒的就更加惡俗了。
如果真心愛喝酒,無可厚非,如果不喜歡喝酒,強按著喝,那就比較混蛋了。
也許有一部分人開始是拒絕的,慢慢的被同化,最後也變成了勸別人喝酒的人。
不過韓森堅持了自己的原則,他一直屬於不接受勸酒的人,他覺得本來就已經夠底層了,何必再被陌生人把自己的頭按的更低。況且他並不有求於人,所以他有底氣拒絕。
梳理參加過的所有飯局,韓森都是一個印象,自己埋頭吃個不停,毫無波瀾。
韓森完全沒有父親韓坤的社交風範,韓坤高大魁梧,聲如洪鐘,是酒桌上的大丈夫。
韓坤交友甚廣,喝起酒來更是豪氣干雲,酒成了韓坤一生的註腳,他是酒中尋真味,醉眼看眾生,氣度恢弘千杯不醉,愛家顧家恰如美酒醇厚甘甜,遊離四方閒庭信步皆因拿的起放的下。
韓森對父親的記憶是一件白色的汗衫,因為父親比較胖,所以每到夏天總會汗流浹背,那件白色汗衫就緊貼在背上。
韓坤原來是個木匠,後來盧雨一個人來到宜昌擺地攤,韓坤不放心就跟過來了。
幾十年來,韓坤和盧雨一直分工明確,合作親密無間,盧雨在店裡主要負責進貨銷售內衣,韓坤負責裝修店面,燒火做飯,照顧家人的飲食起居。
韓坤性情剛烈暴躁,盧雨則溫柔體貼,兩人也經常因為瑣事吵架,不過很少當著孩子面吵。
80年代的愛情故事帶著更多的犧牲精神和顧全家庭的隱忍。一次酒席上看到爺爺逗弄著孫子,讓他韓森想起了自己的父親韓坤,如果韓坤還活著應該會特別寶貝自己的孫女韓語晴。
人生經常有這樣或那樣的缺憾。韓坤在韓語晴出生前4個月去世了,韓森的奶奶陳芝在韓森結婚前一個月去世了。
韓森不知道父親為什麼總是對自己充滿了信心,韓森自己覺得自己一直都很平庸。
雖然高中考上了重點高中漢陽一中,不過後來他一直在走下坡路,大學四年都在玩,踏上社會也一事無成,就算到了父親去世後的6年時間裡他也沒有上演逆襲。
漸漸的韓森開始懷疑父親對自己的判斷,可能那是一種出於父親的原始的毫無保留的愛吧。
韓森也希望證明自己能夠成功,為家族增光添彩,不過現實就是現實,他一直都不成功,可以說很失敗。
韓森感謝父親的鼓勵,讓他在一次次的失敗後重新站起來,面對新的挑戰。
也許相信一個人會成功並不意味著他一定要成功,但是他得永遠不能被失敗給打倒。
時間長了,韓森漸漸的接受了自己是個最平凡的普通人的事實,不再掙扎,更加平和的看待自己的人生。
他現在想的是做好自己的小生意,養活一家老小,回家後能夠舒舒服服的躺在沙發上看電視。
就在韓森深陷相親泥潭的時候,林柔兒走進了韓森的生活。
人最孤獨的時候特別需要陪伴,陪伴也分很多種,有的是時間上的陪伴,有的是身體上的陪伴,有的是靈魂的陪伴。
陪伴也是很神奇的事情,一個人的世界特別的空蕩蕩,兩個人的世界卻可以滿滿當當,倍感充實,活色生香。
一旦重新回到生活的正常軌道,韓森便不再迷茫。
緣分這種事情很微妙,你信的時候不來,不信的時候偏偏到來。而且不早不晚,時機恰好,早來了不珍惜,晚來了要錯過。
林柔兒是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剛開始交往的時候讓韓森吃了不少苦頭。
因為剛認識性格不是最瞭解的,經常產生許多誤會,韓森覺得林柔兒無理取鬧,林柔兒覺得韓森用情不專。
兩人隔三差五便大吵一場,似乎一點也不合適,在一起就是一個錯誤,這段時間韓森可謂是心力交瘁。
磨合期總是最難熬的,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
不過韓森心中有個堅定的信念,只要自己毫不動搖,總能守得雲開見月明。
事實證明韓森做到了,林柔兒也被韓森的真誠感動了。
韓森之所以會對林柔兒如此有耐心,皆因林柔兒在韓森最艱難的時刻出現在了自己生命中,並不嫌棄自己條件普通,韓森對她是感激不盡的。
加上之前跟陸琴兒吵過,跟章敏兒吵過,自己的缺點都暴露出來了,如果現在還認真的和林柔兒吵架那韓森就是個大傻瓜。
韓森曾跟林柔兒調侃道,你得感謝陸琴兒和章敏兒,如果不是她們,咱兩不一定能夠在一起。
林柔兒說,我一直有個問題想問你,為什麼你的女朋友都有個兒字?是不是你亂編的啊?
韓森說,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只要方便稱呼,叫陸琴兒和叫陸琴琴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