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物資點到軍隊,中間有山有水,沒準還會有盜賊團出沒。
那麼就得考慮要不要用士兵護送,士兵從哪裡派出,又或者讓路過領地的貴族派出私兵協助,那就得需要官方命令。
除了士兵外,運力也要考慮。
畢竟以這個世界的運輸工具能力,很難一次性把東西運到所需地,又或者一個物資點的東西根本不夠,還要去其餘物資點運輸。
那麼怎麼最佳化路線,便是要考慮的。
只是一種物資,那還算簡單,但軍隊要的不可能僅是一種物資,軍隊需要武器裝備、食物、衣服、藥物還有各種雜物等很多東西——於是問題的難度成指數增加。
後勤處理完,真正的戰鬥也不能有一點差錯。
必須弄清楚每一支部隊的位置、人數、士氣、裝備、戰鬥力情況,還要儘量弄清楚對面部隊的這些資料。
自己一方的資料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得到,而對面的就要依靠偵察兵和間諜得到了。得到了也不能完全相信,要多方驗證,並努力證實這不是敵人故意透露出的假資料。
這樣最終得出的“戰鬥計劃計算題”,會有無數個未知數。
在這種前提下發動進攻,需要猜測各種遇到的情況給出預備方案。
比如進攻極其順利,如何擴大戰果,還是說可能有陷阱,要果斷後退。
比如進攻受挫,如何扭轉局面,是放棄進攻,還是調集預備力量頂上。
再比如進攻之前敵人先出手了,如何進行防禦然後反擊。
問題,大量的問題,不斷丟擲來等待解決。
誠然,很多事情並不需要李察和索倫這兩個軍隊高層去親力親為的處理,比如他們不需要去計算一個團的人吃多少飯、用多少藥物,不需要去分辨到底哪些是真實需求、哪些是貪得無厭的軍官謊報的需求,這些都會有參謀團以及文職人員驗證、完成。
但即便如此,兩人也需要對眾多資料有所瞭解,知道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次要的,什麼可以暫時忽略,什麼必須滿足。戰鬥的準備不可能十全十美,這個時候必須由他們做出取捨。
比如一個運輸隊,到底是運送修補武器的鐵錠,還是運送醫藥?
兩支騎兵團都想爭奪先鋒的位置,到底誰做主攻誰做預備?
用一句話總結,那就是兩人要把各種事情進行統籌兼顧,儘量得到一個最優結果。
這無疑是很累人的,而且時間不短,李察在索倫的熱情邀請下,忙了近乎兩天兩夜的時間。
就這樣兩天後,深夜時分,戰鬥準備基本就緒,戰鬥方案制定完畢,戰鬥命令傳達到位。
伴著一聲總攻命令從指揮室中傳出,索瑪聯盟和西卡王國的國戰,真正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