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剩下的絕大部分也投降了。
不過索倫沒有投降,集中了最後軍糧,帶領自己最精銳核心隊伍,在付出巨大傷亡後,成功突破迷亂山脈方向封鎖,撤退到了聯盟境內。
有人猜測,索倫一定會再度訓練軍隊、籌備軍糧,等到天空放亮,殺回沙林,洗刷生涯中第一次戰敗的恥辱。
但天空一直沒有放亮。
索倫也沒有在日漸嚴重的大饑荒的環境中,籌備到軍糧,更不要說訓練新的軍隊了,實際上,連原有的殘兵敗將都慢慢無法維持。
一年後,伴隨最忠心的一批手下離開,索倫消失匿跡,徹底消失在所有人視線內。
有人說,索倫是被沙林派出的殺手暗殺了,也有人說索倫是躲到了某個隱秘地方潛伏,還有人說索倫病死在了某個小鎮。
但無論如何,索倫的確再也沒有出現。
索倫的消失,像是一個標誌——標誌整個大陸的混亂進入一個新水平,大量人口向著沙林轉移,曾經的人口聚集點被不斷廢棄,變成了廢土。
而沙林持續吸納了足夠多人力後,則開始了急速拓展,開山填湖,在一處處早就選定地位置建起新城,悄無聲息中主導了整個世界的大部分秩序。
在這個過程中,沙林對中層人力的需求,慢慢凸顯出來——底層人力,可以提供最根本生產力,高層人力則進行研究、設計“上層建築”。
但是,除了底層人力和高層人力外,還需要足夠多的中層人力進行統籌、管理、上下溝通,才能保證整個沙林統治體系高效而順利的運轉。
不少人,看準機會,一躍而起,從底層人力變成了中層人力,甚至一度接近上層人力的門檻。
對此,馬丘是有些眼紅的。
因為和那些人相比較,他的條件並沒有差到哪裡去,也許能力不太行,但他畢竟是亞特蘭大學學生,還是第一年入學的。
跨越身份層級的那些人,不少都要稱他為學長才對。
作為學長,怎麼能比學弟、學妹還差?
他不想一輩子留在學校中,因此毅然走出來,準備為自己更大的前途搏一搏。
就這樣,經歷了不少波折後,他成了沙林軍隊情報系統的一名低階軍官。
關於加入軍隊這回事,他思考的很清楚——為了保證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沙林高效管理,為了應對沙林當前面臨的種種挑戰,軍隊會成為沙林支柱性力量之一。
那麼成為軍隊的一員,會有很多機會往上爬。
不過,說真的,他是比較怕死的,不想到前線作戰,所以加入了情報系統。在他看來,這應該屬於絕對的文職人員,只需要在後方統計一些資料,就能安全晉升。
但加入之後,他才發現,事情有些出入。
情報系統需要後方統計資料的人員不假,但是同樣需要潛伏到敵人區域、收集第一手詳細資料的情報員,簡單來說,就是……間諜。
畢竟,統計資料的前提,是先有資料。
很不幸,他就被任命成了一名情報員,負責收集各種情報,現在便是執行收集灰林城情報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