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種情況,他是可以做出選擇出手的,好從中牟利。
實際上,如果成功了,得到了利益絕對不小。篡奪皇權、統治整個聯盟,也許有難度的,畢竟缺乏威望,無論是民眾還是貴族,都會有很大的反對聲音。不過可以退一步,扶植出親善自己的人成為新皇,他則躲在幕後用潛在影響力操縱政局,成為類似護國公般的人物。
這個過程,可能會長達數年,其中存在不少風險,不過一旦完成,就能調動大陸上最大的國家為他所用。
那麼,這值得嗎?
他曾經認真的在心裡問過自己。
暗地裡間接統治聯盟,的確有些讓人興奮,畢竟幾乎大多數男人、甚至說人類,都有徵服慾望。讓一個國家、無數人被自身操縱著生活,可以按照自身意願做出各種調整,受到無數人的追捧和崇敬,是極度陶醉的——這便是權利的毒藥。
他自然也有這種慾望,不過相比較之下,這種慾望卻屈服於探索、研究、解析這個世界的真相之下。
在他看來,弄清世界真相,勝過一切。
只有弄清楚了世界,一切事情才能有意義,不然都是一場空罷了。
另外,他一直來的定位都是一個研究者,和當初索倫說真理會一樣:一個刺客,最失敗的時候,是決定去做一個戰士的時候。
同理,作為一個研究者,決定去做一個統治者的時候,就有點偏離本心了。
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不是說研究東西,就不能建立組織、管理手下進行任何統治,而是說,要弄清統治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為了統治而統治,還是為了研究而統治?
如果為了統治而統治,那麼留下來,可以滿足。
如果為了研究而統治,留在夏亞、留在聯盟,則不是一個太好選擇——主要是目前這水太深、太混,參與進去風險太大,而且哪怕掌握了,也會因為維繫局面而牽扯太大精力,無法主要用來研究。
聯盟雖然立國沒有多少年,但一些根深蒂固的勢力已經發展起來,勢必無法徹底清除,與其在這麼一箇舊體系中,嘗試著改變,不如到一個新地方從零開始。也許前期有點艱難,但勝在乾淨、簡單,不會遇到各種無形阻力,最重要的是每一步的發展都可以按照規劃來。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當前擺在他面前的有兩個大選項,每一個選項都代表著一個截然不同的未來發展方向。
第一個,就是留下來,開啟“護國公”劇情,從一系列未知的風險中,拯救聯盟,得到巨大回報,但這回報不一定是想要的。
第二個,果斷離開,開啟“從零開始”劇情,從一片全新區域開始發展,沒有多少回報,不過自己想要什麼,都可以透過努力得到。
那麼……
選哪一個呢?
選後者,這是他最初的決定,也是經過幾次波動後的最後決定。
離開夏亞,前往沙林,任憑聯盟混亂,他只管在自己封地上發展。等到他弄清當前世界所有真相後,會騰出手來,再慢慢收拾聯盟爛攤子的。
到時候,奧斯卡的仇會報的,奧斯卡欠下沒有兌現的三個諾言,會找到人償還。暗地裡操縱聯盟局面的組織,真理會殘餘也好,別的勢力也好,都會清理掉,讓這個世界乾乾淨淨。
當然,這個過程中,聯盟的混亂沒準會延續到沙林,或者說聯盟沒準會被暗地裡的勢力操縱,不想讓沙林安靜發展,試圖搗亂。
真的那樣,就不要怪他不客氣了,殺不死的人直接放逐外太空,殺得死的人,請出批次製造的核武器來和對方好好談談話。
到時候,要麼世界和平,要麼世界核平。
二選一,選一個就對了。
當然最好還是不要那樣……李察收斂了思緒,已經做出所有決定,走到牆壁前,伸手拉響了一個銅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