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前透過香巴拉礦場收集到的核原料,數量並不是很多,哪怕這半個月讓礦場全力開採,開採出的核原料數量,也不過是堪堪達到製造一枚核武器的最低限。
要知道,這是理論值。而實際操作中,是存在很多大大小小問題的。有時候,一個誤差、一個失誤,就會導致一定數量的核原料受損、被汙染,從而無法使用。
這樣,核武器研究、製造計劃必定要被迫推遲。
另外,只是製造一枚核武器來研究,其實不太符合他的研究計劃。按照他最初的計劃,他是準備製造三枚不同當量的核武器分別進行試驗,從而消除誤差、得到更真實的資料。
現在一旦決定逃離,那麼這個計劃勢必無法達成,畢竟按照核原料的稀缺程度,他很難再找到一個像香巴拉礦場一樣的地方至少一年內很難。
而核武器研究、製造計劃,是他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投入了太多,並且事關他未來要走的道路,不能輕易改變。
只有按照計劃,透過對核武器的研究,瞭解到了當前世界微觀粒子的狀態,他才能確定一些基礎性理論。才能大幅度解析世界真相,確定之後的道路怎麼走才是對的。
這就像是地球故事中,砸在物理學家牛頓頭上的蘋果。
正是有了這顆蘋果,牛頓才意識到了重力這個物理現象,提出了經典力學三大定律,進而有了之後幾百年的物理發展。
說起來,蘋果重要嗎?一點都不重要,但是沒有蘋果的這個提示,沒有這個契機,勢必要付出更多努力、走更多的路,才能弄清一些東西。
而他的核武器研究、製造計劃中的核武器,就相當於故事中的蘋果。
他必須得到這個蘋果,然後丟出去,看看這個蘋果是落地還是螺旋升空,才能知曉這個世界的本質。才能進一步瞭解這個世界為什麼擁有超凡力量,才能明白為什麼和地球有那麼多相似又有那麼多不同。
另外,這個“蘋果”,除了對他研究的東西有著重大意義外,還是他預想中的一個戰略性武器,能夠得到“掀桌子”的能力。
本來這需求不是太關鍵,但是滅世的手套用在隆美爾身上,沒有取得預想效果後,就有所改變了。
一種武器只有強大到任何人都無法抗衡,才能算得上擁有“掀桌子”的力量,本來滅世的手套是稱職的,但現在他已經漸漸落伍了,需要更強大的存在來代替,即核武器。
只有得到核武器,他才能不再懼怕真理會或者其餘組織勢力的騷擾,一心一意的按照自己的想法研究東西。不然,那麼他即便逃離成功,再之後的日子裡,也要擔心如何應對真理會後續的報復,如何對抗像隆美爾、甚至比隆美爾更強的敵人。
綜合來說:
留下來,是有風險的,相當於在“敵佔區”活動,一旦暴露,十分危險。不過,有風險,就有收益,可以讓自己核武器的研究、製造計劃順利進行,另外還可以像隆美爾說的那樣,順便了解一下這個世界的真相是什麼。
離開的話,一樣存在風險,不過風險相對較小。同時,長時間的計劃會被打亂,要進行調整,無法確定多長時間能夠恢復。
簡單來說,一個冒險,一個保守,那到底選擇哪個呢?
坐在書桌後面,李察眼睛不斷轉動,陷入遲疑。
許久後,他的目光一凝,有了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