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槍式裝置外,就是內爆式裝置了。
什麼是內爆?
一般爆炸都是從裡向外爆炸,內爆則不同,是從外向裡反向爆炸進行壓縮。
內爆式的裝置,是用炸藥的能量做功,將次臨界狀態的多塊核原料,快速壓緊在一個很小的體積內,使之達到超臨界狀態。
這就相當於在操場上,把圍了一圈的上千個學生同時向著中間推,讓他們最終一同聚集在中心只有方圓幾平米的地方,這時他們的密度將會極其驚人。換成核原料的話,那就是原子的密集度達到一個恐怖程度,大大超過臨界質量。
因此對核原料的利用率更高,威力更大,但技術難度也會有所增加。
最為關鍵的一個地方就是,如何讓眾多的核原料同步壓縮。舉例子說的話,就是如何讓操場上的一千人,同時到達中心擠壓在一塊。
核原料是用爆炸的轟爆波推動的,而普通炸藥的轟爆波向內傳播本身就不同步,因為它是由以一個點向四周擴散的圓。
這樣,就會讓推動的核原料出現弧度差別。
這差別放在其餘爆炸中,無關緊要,但是放在以震顫計時的核爆炸中,就是致命的了。
為了保證內爆效果,必須改進爆炸,讓轟爆波不是以圓形傳播,而是以平面傳播。眾多平面連線著一塊,向著內部一同擠壓,才能形成一個近似的圓,進來消除誤差。
除此外,雷管的佈置、引爆器的研究等等,都需要改進。
和槍式裝置相比,內爆式裝置的難度有顯而易見的提升,但考慮到對核原料的利用率大幅度提升,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地球上,某大國用於實戰的第二顆原子彈,便是內爆式裝置。核原料裝填和第一枚原子彈的64公斤相比,只有可憐的6.1公斤,但利用率卻高達17%,因此釋放的威力不降反升,TNT當量相當於2.2萬噸,超過第一枚的1.5萬噸當量。
……
“嘩啦嘩啦……”
李察坐在圖書館的紫色大廳中,不斷翻動書籍,一頁又一頁,認真看著上面記載的知識。
一直看了好半天,緩緩站起身來,向著石頭材質的長頸烏龜看了一眼,露出一個微笑,把書籍還給對方,“好了,蘇瑪,放回去吧。”
“我的創造者,你已經得到你想要的東西了?”長頸烏龜用嘴叼著書籍放回原處,嗡聲問道,語調柔和。
“差不多吧。”李察輕點頭道。
“那你要離開了,對吧?”長頸烏龜問。
“嗯。”李察再次點頭。
“那我會等待你下一次來臨的。”長頸烏龜低垂了一下頭,告別道。
“再見,蘇瑪。”李察揮手道。
“再見,我的創造者。”長頸烏龜也道。
在長頸烏龜的注視下,李察邁步走了出去。
……
睜眼,緩緩睜眼。
主實驗室,休息間的木床上,李察睜開了眼睛,慢慢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