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後。
李察離開德蘭,返回了珈藍城。
對於隆美爾的話,他一點都沒深思,直接拋到了腦後。
他倒不是對隆美爾的話感到不屑,也不是認為隆美爾的話錯誤,相反,某種意義上,他要承認隆美爾說的是正確的,有著成體系的邏輯支援。
不過,正確並不意味著就要接受。
就像有的食物是甜的,有的食物是鹹的,每一種食物口味都是正確而合理的,但他不會選擇吃掉所有食物,而是會選擇吃掉自己喜歡的食物。
有時候,對於一些信念、原則的堅持,並不純粹是對錯問題,而是一個選擇問題。
他選擇了無神論,所以面對有神論,有所認可卻不會接受。
對於有神論來說,相信的人,把對死亡的恐懼、未來的迷茫交給了神通廣大的神。對神的信仰虔誠一分,恐懼和迷茫就減少一分,從而無所畏懼、意志堅定。用神去解釋一切,災難即神威,奇蹟即神恩,神威如獄神恩似海,把神國當作歸途。
對於無神論來說,相信的人,把對死亡的恐懼、未來的迷茫交給了自己的內心。內心強大一分,恐懼和迷茫就減少一分,同樣可以無所畏懼、意志堅定。用自己的意識去探索、弄清一切,災難和奇蹟都不過是小機率事件,都有內在緣由,把洞曉一切當作歸途。
某種意義上,無神論者也信仰神,不過這個神不是某個虛無縹緲的存在,而是自己。
這便是有神論和無神論的區別,兩種對世界的準則和詮釋,全在於每個人怎麼選擇。
而他,一開始就選擇了後者——無神論,並且一如既往的堅定、不動搖。
所以,穿越這種極不合理的事情發生後,他沒有理所應當的接受,沒有當作神的恩賜,又或者是神的考驗,而是想要弄清楚其緣由,弄清這個世界的真相。
而要想弄清楚緣由、弄清楚世界真相,就要按照打算,先完成目前的核武器研究、製造計劃。
“開始吧!”
返回珈藍城的李察,在伊甸園的主實驗室中默唸了一句,開始忙碌起來。對著抄錄的《虛空之書》上半部、從真理會分部交換來的《虛空之書》下半部,還有得自阿倫·龐波的手札,深入閱讀。
一天,兩天,三天……
接下來整整一個星期,李察都沒有離開主實驗室。
一個星期後。
主實驗室中,李察坐在環形實驗桌前,眼睛一直盯著桌上的《虛空之書》書頁,右手則是從桌上拿起一瓶透明的液體,開啟蓋子向著嘴裡面倒去,“咕咚咕咚”嚥下——這是提前配置好的營養液,在之前幾天中,為了節約時間,他完全是依靠這東西來維持生理需求。
“咕咚咕咚!”
李察把營養液一飲而盡,接著把瓶子隨手放在桌子上,眼睛繼續盯著《虛空之書》書頁,眼睛眨了眨,像是在思考。
“按照記載的內容,的確能夠開啟一個通道,把虛空的能量吸引來進行利用。不過對於通道,是有不少要求的,首先是……”
李察自言自語的說著,片刻頓了頓,拿出莎草紙和鵝毛筆來開始書寫。
“沙沙沙……”
“按照通道的要求限制,是否能建立一個模型,可以假定單位時間的能量透過數為x,那麼通道強度為α,另外……”
“沙沙沙……”
李察一邊說著,一邊書寫。
轉眼又是一天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