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反萃取,則是把物質從有機相轉移到水相中。
TBP即磷酸三丁酯溶劑,是有機相,此時李察就準備把鈾元素從裡面轉移出來,採用的反萃取劑則是稀硝酸。
“嘩啦嘩啦!”
開啟容器,把大量的稀硝酸倒入反應池後,反應快速進行,鈾元素不斷從磷酸三丁酯溶劑中離開,進入稀硝酸內。
半晌,鈾元素轉移完畢,把機相的磷酸三丁酯溶劑清理掉,剩下的便就是水相的含鈾硝酸溶液。
不過這並沒有完。
緊跟著,李察又向著反應池中加入最後一種物質——氧化鎂。
氧化鎂(MgO)是鎂的一種氧化物,常溫下呈現白色固體。
因為這種物質以方鎂石形式存在於自然界中,所以相對比較容易獲得,此時李察手中就有不少的儲量。
考慮到氧化鎂暴露在空氣中,很容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逐漸成為鹼式碳酸鎂,導致變質。李察把研磨成粉末的氧化鎂,都小心的存放在乾燥的桶狀玻璃容器中。
此時李察從倉庫中取出裝在玻璃容器的氧化鎂粉末,快速開啟容器蓋子,向著反應池中新增去。
氧化鎂進入液體中,與其中含有的硝酸快速發生反應,其中含有的鈾元素也跟著受到影響。
肉眼可見,隨著時間流逝,開始有沉澱生出。
認真看去,那是一種金黃色的沉澱,像是金子一般。
金閃閃,亮晶晶,好像散發著奪目的光澤,自帶一種貴重的氣息。
它的成分是重鈾酸鎂,還有一個別名則是叫做……黃餅。
黃餅!
對,黃餅!
鈾元素的第二步提純工作完成!
……
第二步完成後,李察沒有停下來,又進行了不少繁瑣的收尾工作。
幾個小時後,收尾完全結束,反應池中的沉澱全部被取出,併成功透過了檢測,這一切才算是告一段落。
最終得到的結果是,一個特製金屬桶中,差不多裝了半桶的黃餅——這是鈾元素第二步的提純的產品——而為了得到這半桶的產品,差不多有滿滿五百桶的礦粉先後投入到反應池內。
也就說,原材料和最終成品的比例,幾乎為1000:1。
再考慮過程中加入的其他物質,這個數字還要更加誇張。
黃餅的製備難度,由此可見。
但不管怎麼說,它製備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