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莎草紙很快被寫滿,李察換上第二張莎草紙。
第二張莎草紙沒一會也同樣被寫滿,接著換上第三張莎草紙。
第四張、第五張……
李察不斷計算、書寫,足足過了數個小時,才停下來。這個時候,整個桌面都鋪滿了厚厚一層莎草紙。
看著最後幾張莎草紙卷軸上的內容,李察抿著嘴斟酌,幾分鐘後,動起手來。
轉身走到實驗室外,沒一會提著好幾個沉重的鐵桶返回。
開啟其中一個鐵桶,就看到裡面是一種淡藍色的液體,李察用儀器精確測量了一定體積,注入反應池中。
本來已經平復的反應池,這時又冒出細微的氣泡,這說明有氣體生成。與此同時,反應池的底部,有灰白色的沉澱出現。
沒有囉嗦,李察操作反應池,把沉澱快速過濾掉,接著又用儀器測量了另一隻淡黃色的液體,倒入反應池中。
“咕嘟咕嘟!”
這一次,沒有沉澱生成,不過卻出現大量的氣泡,並且反應池中的液體,也染上了一絲淡黃色。
李察快速開啟實驗室中的通風裝置,把氣體吸出,更換上幾乎不與溶液產生任何反應的惰性氣體——氦氣——他防化服中自帶供應呼吸的氧氣瓶,倒完全不用擔心窒息。
做完這些後,繼續操作。
不斷的向著反應池中新增各種物質,進行一系列的反應。
偶爾會在加入某種物質後,停下來長時間思考,進行大量的計算。
偶爾還會直接把反應池中的溶液取出一部分來,裝入實驗室中另外幾個空的反應池,各自加入不同的溶液,進行對比實驗。
這一次,李察幾乎是運用全部的腦力在工作。
本來,如果只是單純的提純鈾元素,並不需要這麼麻煩。他完全可以用一些笨一點的、但會更輕鬆的方法達到目的。
但這次的實驗,目的不是提純出鈾元素就結束了,更重要的是總結出一條實際可行、成本低廉、程式簡練的流程,為以後大規模的鈾元素提煉做準備。
所以整套流程要儘量的最佳化,要把每一個環節做到最佳。
“呼——吸——”
“呼——吸——”
李察穿著防護服,不斷呼吸著,不斷思考著,不斷操作著。
隨著時間流逝,反應池中的雜質越來越少,越來越精純。
許久後,也不知道具體多長時間過去,李察看著變得有些清澈的反應池溶液,在防護服中長吐一口氣,露出微笑來。
雖然目前鈾元素還沒有完全提純出來,但他知道,這第一步基本上已經完成了。
此時,他看著反應池,能隱約的感受到,其中散發出來的微弱能量。
這能量很不起眼,但是他清楚,發展下去,將會成為影響世界的力量——也許很多力量都能讓世界有所改變,但這將是最大的那一股,也是最無法抵抗的那一股。
……